为了全力抗击雨雪冰冻灾害,保障节日期间的群众生活和社会稳定,根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有关会议和文件的要求,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积极部署,组织开展一系列专项监督检查和执法打假行动,确保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确保市场供应稳定。
一、加大食品监管力度,切实保障市场供应
组织开展了对餐饮单位年夜饭及其半成品的突击抽查,重点年夜饭及年夜饭半成品使用食品是否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并加贴QS标志。组织开展了对本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小作坊、食品商店、超市卖场和餐饮企业的全面检查。检查结果表明,经2007年连续四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本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消费流通(餐饮单位)单位生产、销售、使用食品经检查,食品生产商均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小作坊按质量安全承诺书承诺内容组织生产、销售。组织重点食品的监督抽查,本市大米、食用油、食醋、小麦粉、挂面等粮油制品抽样总体合格率达到95%以上。专项行动以来,共出动1859人次,检查食品生产企业497家,检查食品商店、超市卖场194家,产(商)品24800余种,检查食品总金额约686万元。查获违法食品数1789件,封存违法食品1794件,封存违法食品总金额35098元,查获16家食品生产企业存在违法行为,查获4个违法生产食品窝点。
二、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检查,确保安全稳定运行
为确保“两节”和“两会”期间特种设备安全,保证各项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该局专门下发了《关于做好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的通知》。组织开展全市范围内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组织协管、检验人员加强以区域内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和巡查,尤其加强公众聚集场所,重要会议地点、“五小企业”和重点监控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果断措施,迅速消除事故隐患。组织各区县质量技监局建立值班制度和突发事件处置预案,以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及时有效应对。
全市质量技监系统以“查隐患、堵漏洞、促整改、求实效、保安全”为工作目标,按照统一部署,结合各区域实际,组织各方力量共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9089家,全市共出动特种设备安全检查人员共12506人次,发出监察指令书共63份,整改隐患752处。
三、加强质量监管和执法检查工作,净化市场消费环境
围绕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以及节日热销的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重点产品,该局集中力量组织开展了执法检查行动,严厉打击制假售假、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专项行动期间,全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1800余人次,检查企业774家,立案查处案件45起,其中无证案件13起,查获涉嫌违法产品总货值金额为320余万元,涉及产品有汽车制动液、建材、汽车配件、化妆品等。发挥12365产品质量申诉热线作用,做好政府、企业和市民的沟通纽带,全系统共接受产品质量申诉和咨询39760件,处理39584件,涉及商品总标值3201.64万元,为企业和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691.04万元。
突出产品的强制性安全指标以及部分主要性能指标,加大对重点产品的监督抽查力度。开展了对汽油、柴油、车用液化气、机动车制动液等涉及到人体健康安全的20类产品的监督抽查,已完成11类209批次产品的抽查检验,检验合格150批次,抽样合格率为72%。通过新闻媒体和局网站信息平台,该局及时向社会公告了产品抽查结果。同时,严格监督抽查后处理,对抽查中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限期整改;对产品质量问题严重的企业,依法进行查处。
四、加强民生计量监督,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组织对集贸市场、超市卖场、餐饮业、加油站、眼镜制配场所、液化气充装站等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集中开展计量专项监督检查。专项行动以来,共出动2000多人次,检查单位938家,检查各类计量器具11218台。其中,检查集贸市场232家,检查电子秤8086台,查获作弊电子计价秤87台;检查超市卖场191家,检查电子秤1591台;检查饭店222家,检查计量器具301台;检查加油(气)站119家,检查加油机490台,加气机72台,加油(气)机检定率为100%;检查眼镜制配场所164家,检查计量器具513台;检查液化气充装站10家,检查计量器具165台。检查反映总体情况较好。对检查中发现的个别钢瓶因天气较冷原因存在残液倒不彻底以及少数企业计量器具存在未检定和超周期的现象,已依法进行处理。
组织对市场上销售的大米、黄酒、食用调和油、炒货、虾仁等5大类定量包装商品进行净含量专项监督抽查,共抽样检验183个批次,净含量合格128个批次,合格率为69.9%。其中超市自有品牌商品37个批次,合格32个批次,合格率为8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