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回眸党建网 > 经济纵横 > 稿件
市电力参建国内首个海上风电场项目
2008年1月3日 16:23
来源:上海市电力公司   

    12月21日,东海大桥1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主设备签约仪式在上海举行,它标志着我国第一个大型离岸型海上风电场项目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国宝、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冯国勤、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员会等有关部门领导、国家电网公司有关领导和上海市电力公司党委书记贺锡强出席了签约仪式。投资方上海东海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和供货方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的代表在主设备合同上签字。

    东海大桥1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位于上海市南汇区近海海域,34台风电机组分布在东海大桥东侧,北距南汇岸线8公里,南距南汇岸线13公里。工程总投资人民币23.6亿元,施工总进度安排25个月,建成后将成为我国第一个大型海上风电场,这是中国风电发展从陆上转向近海开发的一个重大里程碑。

    东海大桥1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项目于2006年11月22日至24日在上海举行投资业主招标评标。2006年12月22日,由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广核集团公司所属能源公司、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所属上海绿色环保能源工程有限公司组成的四方投标联合体中标。

    上海市电力公司依托强大的科技力量积极探索,致力于新能源电力科技的前沿技术。上海市电力公司受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委托,自2004年下半年起就组织开展了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项目前期研究论证,并于2006年编制完成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了由世界银行委托科技咨询项目《风力发电对上海电网的影响》;获得市科委“登山行动计划之海上风能资源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2个关键技术的研究权。“风力发电机组塔架内地面电气设备防淹系统”技术,成功应用在山东国华瑞丰(荣成)风电场工程中,不仅节省了100多万元投资,而且减少了对当地水土保持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建设规模按照我国大型风电场建设要求,结合东海大桥海域海底地形条件、风资源情况和海域利用现状及规划来确定,采用我国自主生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34台单机容量为3000千瓦的风电机组,节能减排效益显著。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符合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和我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符合上海市“十一五”规划关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要求,对促进我国海上风电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