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回眸党建网 > 经济纵横 > 稿件
国际油价"破百" 国内价格难上调
2008年2月22日 11:36
来源:东方网   选稿:上海市经济工作党委党群工作处

  尽管美国经济的不确定性可能降低对原油的需求,国际油价依然在2月19日大幅飙升。当天,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3月份期货合约首次收盘突破每桶100美元关口,并在盘中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虽然造成油价“破百”有一定的短期性因素,但高企的国际油价将有可能对国内通货膨胀的严峻形势“雪上加霜”,因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近期国内成品油价格不会轻易上调。

  “破百”有偶然因素 

  今年1月3日,国际油价曾在盘中首次“破百”,创下每桶100.09美元的纪录。随着美国商业库存持续上升,加上外界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加重,油价此后持续回落,最低跌至1月底的85.42美元。不过,之后国际油价再次呈现加速上扬趋势,在经济基本面没有发生重大改变的情况下,近1个月时间里已经累计上涨了约15%。

  分析人士认为,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油价的飙升,包括美联储不断降息引起的美元贬值,欧佩克可能于3月5日的会议上宣布减产,美国和委内瑞拉因石油产业国有化导致的纠纷不断升级,非洲产油大国尼日利亚局势动荡,美国德克萨斯州一家炼油厂爆炸等等。此外,3月份交货的原油期货即将到期也是油价近日出现大幅波动的原因之一。

  长财证券石化分析师施叶飞表示,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冲高带有偶发性的因素,与供需基本面的整体状况没有太大关系,近期油价上涨更多是心理因素导致。他认为,国际油价始终在高位运行,“破百与不破百”更多的是象征意义。而国外一位能源分析师则表示,油价上涨部分要归因于热钱,投机资金总需要寻找合适的投资标的。

  油价将理性回归

  目前,全球经济正面临次贷危机和通胀压力的双重考验,多数机构预测,从全球经济走势来看,今年油价可能还将回归理性。从20日纽约轻质原油亚洲电子盘交易时段的最新数据来看,油价已经回落至100美元以下。

  施叶飞表示,由于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可能性较大,全球原油需求量也将有所萎缩,而且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普遍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为经济降温,因此,即使短期内油价仍将保持高位,但最终会回落至80美元左右的水平。最近,华尔街一项针对30余家银行和投资机构的调查显示,多数受访机构预计今年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的均值为84美元,比上个月的预计下跌了4美元。不过,美国高盛公司在本月初的报告中认为,目前对经济形势的判断过于悲观,今年原油均价仍将维持在95美元高位。

  国内价格难上调

  虽然国际油价始终在高位运行,但业内人士认为,迫于国内通货膨胀趋势的压力,成品油价格短期内不会轻易上调。

  近日,有分析文章指出,国内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数据逐渐高企所造成的成本推动作用,正成为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的主要因素。而国内自从去年10月31日上调成品油价格后,PPI与CPI也确实同时加速上涨,通胀正在沿着由原料购进价格到工业品出厂价格再到消费品价格的路径传导。

  研究显示,成品油提价首先对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生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随后通过价格传导作用对同类或相关行业产生第一波影响,包括煤、焦、电、旅游业;随后,这些行业会依次向下游产业进行价格转移,波及冶金、化工、制造业及居民消费部门;然后,第二波受影响的行业又向建筑、建材行业及服务业传导,服务业又波及旅游业及居民生活。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相关人士日前表示,虽然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相比依然有很大的差距,但为了保证国内市场不出现大的波动,发改委至少短期内不会轻易上调成品油价格。而施叶飞也认为,国内成品油的价格与国际接轨仍将有一个逐步放开的过程。

  将逐渐影响生活

  但是,从居民生活的角度看,高油价总要渐渐地影响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而且并非养车费用和出行成本增加那么简单。可以说,今天的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石油的“渗透”,油价“破百”的影响,也因此广泛地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

  对普通老百姓而言,油价上涨直接导致燃料类价格的上涨,从而增加生活开支。近年来,沿海地区液化石油气和管道气价格出现小幅上升后,就直接增加了千家万户的生活支出。此外,石油不仅作为能源而存在,更是众多化工产品的原材料。今天,人们日常生活对这些化工产品的依赖已无以复加。比如,塑料用品、清洁用品、化妆用品……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必然增加这些以石油为原材料的相关行业的生产成本,最终又以产品价格上扬而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