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组投运后,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近8000吨,我们石化的水会变得更清、天会变得更蓝!”,上海石化热电总厂扩建#6机组项目组副组长兼热电二站副总工程师龚志松兴奋地说。
2008年3月20日19:30,中国石化上海石化结构调整主体工程项目之一——热电总厂扩建6号机组通过168小时试运行考核,投入生产。在168小时试运行期间,6号机组负荷率达到95%,自动投入率90%以上,保护投入率及各类试验合格率均达到100%,脱硫效率达到92%。机组投运后,年均增加发电量8亿千瓦时,增加供热量达735万吉焦。
6号机组工程是上海石化能源结构调整的重点工程,为解决上海石化电能缺口和供热压力而建设的。随着上海石化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能源消耗总量的上升和因热电一站机炉停役所带来的公司电能缺口加大,供热压力紧张的能源结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上海石化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投运新机组才能有效缓解矛盾。
上海石化此次新建的6号机组,由“一炉一机”单元及其辅助系统组成,即一台620吨/小时煤焦混烧循环流化床(CFB)锅炉,配一台10万千瓦双抽凝汽式供热汽轮机和一台12.5万千瓦空冷发电机等。该工程概算投资6.73亿元,机组采用机电炉DCS集控方式,实行单元制运行。机组投运后,不仅可填补“功臣电厂”热电一站机炉停役后石化区域的部分电力缺口,而且将为公司结构调整工程所增装置提供动能。此外,6号机组采用的循环流化床(CFB)“绿色”锅炉,具有用劣质煤和高硫石油焦做“口粮”,无需单独增加脱硫装置就可以实现脱硫等优点,能够将高硫石油焦这一石油炼制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将宝贵的原油资源“吃干榨尽”,又满足了环保排放要求。#6机组年耗石油焦17万吨(按设计煤焦比7:3计),预计每年可节煤30余万吨。同时每年减少SO2排放8000吨。
该工程于2006年6月30日开工,由华东电力设计院设计,金山石油化工建筑公司承接土建,由上海电力安装第二工程公司负责安装。在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以人为本”的方针,上海石化成立了由公司安环部、工程部、安监部、热电总厂和各参建单位组成的项目安委会,实行HSE例会和例行、不定期检查制度,使HSE工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工程建设历时21个月,也创了国内同类型CFB机组建设最短周期的纪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