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在以“心系灾区、携手共建”为主题的“2008年光彩事业活动日”活动现场,本市民营企业首批12个投资援建项目与四川省都江堰市有关方面签约。市光彩事业促进会还启动为期3年的“光彩再行动”项目,支援灾区重建。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市光彩事业促进会会长杨晓渡出席并致辞。
杨晓渡指出,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本市各级光彩会组织和广大民营企业家立即行动起来,坚决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通过各种方式及时向灾区人民伸出了援助之手,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捐款捐物超过6亿元人民币。这充分体现了上海民营企业家和灾区人民血脉相连、守望相助的深情厚意,也是“发展企业,回馈社会”这一光彩事业精神的生动体现。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定华,副市长胡延照,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会长王新奎出席活动并向援建企业家授牌。全国工商联为活动发来贺词。
都江堰:沐浴“光彩”光芒
7月20日的光彩活动日上,来自川沪两地的民营企业家签下了首批12个投资援建项目,涵盖助学、助业、研修培训、医护人员培训的“光彩事业”项目随之启动。
多少年来,上海光彩事业始终关注中西部地区发展。“5·12”大地震发生后,上海的民营企业更加坚实了支援西部发展的步伐。“初中生每人每年1500元,高中生每人每年2000元,连续资助3年。”如今,上海市光彩事业促进会又启动“光彩再行动”项目,向都江堰市千名受灾严重的初高中困难学生提供资助,目前已有47家单位捐助809.1万元,并与都江堰有关方面取得联系,选择对口乡镇的学校作为助学点,上海提供资助名额,都江堰推荐困难学生名单,一环扣一环,所有资助资金在今年8月底即可发到困难学生手中,1541名学生将从中受益。
到老、少、边、穷地区培训人才,兴办项目,开发资源,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共同富裕,这是光彩事业的初衷。在大灾面前,民营企业更需“动一份真情,献一份爱心,做一份贡献。”为此,上海市工商联组织能提供较多岗位的企业到都江堰市举办现场招聘活动,仅黄浦、静安、宝山、长宁、嘉定等13个区县的43家民营企业就为受灾闲置人员提供了1000多个工作岗位。为帮助受灾群众灾后重建家园,月星集团承诺:负责100个受灾家庭重建,这不仅包括为受灾家庭提供所有家居配套用品,还包括赡养失去亲人的孤寡老人,抚养失去双亲的孤儿,并养育成人,为失去工作的人提供就业等。
坚持授人以渔,帮助脱贫致富,是光彩事业的一大特征。7月20日,上海市工商联与都江堰市工商联签署合作开展民营企业家党校培训的协议,协助都江堰市工商联拓展当地民营企业家培训渠道,加强两地民营企业家接受系统政治教育的交流。在未来3年,每年的9月上旬,都江堰将推荐安排当地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家7至10名,在上海开展教育培训,市工商联承担其在沪的学习生活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