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回眸党建网 > 经济纵横 > 稿件
沪上六成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落户浦东
2008年8月5日 16:11
来源:中国上海   选稿:上海市经济工作党委党群工作处
  “总部经济”正在浦东快速发展,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浦东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2家,占上海新认定数字的三分之二;新设投资总额超过200万美元的外资研发中心6家,占上海新认定数字的五分之三。
  
  上述新增数字使得落户浦东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已达108家。而就在两个月前,这个数字还是103家。据新区经委当时调查统计,这103家地区总部中,投资性总部53家,占51.5%;管理型总部48家(包括研发类),占46.6%;营运中心2家,占1.9%。
  
  这一连串的数字显示了浦东“总部经济”的含金量,也折射出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战略升级。自2002年第一家获得上海市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阿尔卡特正式入驻浦东,5年来,新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已占到了上海全市数量的半壁江山。至今年6月份最新统计,这个比例已经超过了60%。
  
  新区经委分析认为,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纷纷落户浦东,带来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聚,产业拉动作用明显。仅以其对资金流的集聚来说,投资性跨国公司所行使的投资和资金筹措功能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流动,各被投资企业的利润也有一部分作为投资回报,返回到了投资性公司。同时,“外汇九条”的实施促使各跨国公司将其外汇资金集中到总部以进行更有效的管理,这些因素都使浦东成为人民币和外汇资金的集中地,有力地推动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在浦东,总部经济的集聚还产生了强大的辐射作用,为相应产业带来了完整的产业链。
  
  以汽车行业为例,在通用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等产业龙头的带动下,多家全球知名的整车组装、汽车零部件、汽车研发等相关行业的总部也集聚到浦东,初步形成了完整的汽车产业总部链,各总部之间可以及时地就整个产业状况作出判断、对市场变化加以应对,并与产业链上下游供应商、客户以及合作伙伴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
  
  相关人士指出,这种高质量的产业总部集聚,对提高新区汽车产业的总体竞争力有很大帮助。2007年,新区15家汽车产业地区总部上缴的税收总额超过了6亿元。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