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的十七大专题 > 系统学习动态 > 稿件
电建一公司修造厂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生产管理纪实
2007年12月11日 10:30
来源:上海电建一公司   

    “十一五规划的目标和厂2007年的目标激励着,未来的发展前景艰巨而光荣,上海电建一公司修造厂干部和职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开拓新业绩的新起点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自强不息、奋发图强,谱写下新的发展篇章。


    面临诸多“第一”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有吗,有了能把握吗?都在于你自己,也都靠你自己。

    初冬的深夜,寒气袭人。在宝山罗泾某施工工地上,弧光闪闪,火星飞溅,工人们正忙得热火朝天。因为他们明白这个工程的意义,为此他们已连续干了三天三夜。浦钢搬迁工程CCPP发电工程(一期),是国内第一台煤气发电机组,是上海市重点工程项目,是利用钢厂废气发电的环保项目。修造厂承担了该电厂厂区内的煤气、氮气的管道安装、吹扫和气压试验。作为修造厂项目部施工负责人杨惠来说,也是第一次组织施工的电厂一个系统的管道安装,可以说是电厂“血脉工程”。为确保气压试验的时间节点,面对一个全新的项目,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借鉴以往管道施工的经验和教训,克服了诸多客观原因造成的可能影响工程工期和质量的不利因素,保证了管道安装的工期和质量,确保了气压试验的成功。为保证工期与质量,杨惠和项目部的施工管理人员,以“为大家,舍小家”的精神,吃住在现场。项目部的管理人员,人在上海,却一个月不能回家。安全管理员程伯军同志在做认真做好安全工作的同时,主动协助做好材料、设备的管理。正值工期高峰,母亲去世,安排好母亲丧事后,即奔赴施工现场。为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厂部领导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关注,主要领导经常深入现场解决实际问题。在施工最为紧张的时刻,分管项目的副厂长任冰飞也和施工人员通宵达旦的奋战在现场,及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给施工人员以极大的鼓舞和信心。因为他们明白这诸多的“第一”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业绩在于实实在在做“事”

    目标是一种激励,业绩是一种追求。但目标在于实,在于利厂、利己。围绕目标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业绩便在其中了。

    厂“十一五”规划提出:抓紧建设以燃机烟道进排气系统为主导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基地,……“做强、做大”产品制造业。到2008年产品制造能力达到年产值3000万元,2010年达到5000万元”。要实现这一目标,生产制作的重任自然落在了修造厂吴泾分厂。吴泾分厂领导班子一班人在潘文彬同志的带领下,在厂部领导的指导和关心下,通过改善生产条件,推行精益管理,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燃机烟道进、排气系统制作的生产能力和制作品质得到了外商的肯定和好评。在此过程中,他们面临高温、雨季影响对防腐和制作进度的影响,克服了场地严重不足、场地周转矛盾突出等问题,加大了各项管理工作,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工作,宣传和要求职工做到“用脑思考、用心做事”。注重开源节流、发挥团队精神,协调好生产各个环节,确保完成今年的生产任务。预计到今年年底,可完成GE公司电厂燃机进气系统产品42套,产值3200余万元。GE公司又下了2008年订单约50套,预计产值近4500万元。由管道公司制作的GE公司风能叶片托架今年预计完成360套,计产值1700余万元,2008年订单约500套,预计产值3000余万元。修造厂现有的生产场地一定程度地困扰着生产经营的发展,外商下订单时对我厂的生产场地也表示过担忧,困扰着企业进一步拓展市场。在加紧新厂房建设的同时,在一公司领导班子的关心和支持下,修造厂和一公司宝山分公司从领导班子、技术人员等进行了进一步的整合,为拓展市场提供了坚实基础、增强了参与市场竞争的砝码,下半提承接制作G+H排气烟囱制作7套,计产值1400万元,08年已接订单8套,计产值1600余万元。厂“十一五”规划的目标提前实现,企业的效益和职工收入有了明显提高。

    创新须融入于“我”

    创新蕴藏在我们所做的实实在在的工作之中。创新须融入于“我”,那怕“我”在很平凡的工作岗位上。

    创新机制,推行精益生产,产品制造从粗放走向精细。今年来,修造厂华亭新厂在GE公司专家的理论培训和实地指导下,在不锈钢消音片生产中推行了“精益生产”,尝试了工序化、可视化生产管理模式。为将生产精益化管理的理念和技术全面深入地推广,使企业真正感受到生产精益化管理所带来的效益,请GE公司专家对新厂推行“精益生产”及工序化生产的管理模式,结合生产实际,进行了现场指导。新的生产环境、新的管理理念、新的生产模式,为产品生产的管理、产能、质量的提高和稳定提供了保证。

    修造厂管道公司承担着GE公司出口产品风能叶片托架的制作重任。07年。由于管道公司因A30高速公路(浦东段)建设动迁,风能叶片托架的制作场地及劳动力陷了困境。为确保风能叶片托架产品制造的稳定性和长期性,使之成为国内唯一生产厂家。厂部领导通过市场调研及分析管道公司以往生产管理的经验和教训,推行了项目管理“异地复制”的理念,通过建立一个项目管理班子、寻找一个合作伙伴(具备相应的生产能力、生产场地和劳动力),实施风能叶片托架产品异地生产,并从中摸索和尝试异地生产新的管理理念和新的管理方式。项目管理班子在“异地复制”的实现过程中,围绕成本和质量,从成本控制、生产组织、技术方案、检验流程等方面保障管理复制的实现。通过几个月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成本、工期及质量都得到了有效控制,产品生产的工期及质量得到了外商的好评。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