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阶段拨正关键问题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怎样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关键阶段的深刻含义,关键阶段的关键问题又是什么,这是深刻领会十七大历史地位的核心。通过原原本本地读报告,仔仔细细地忆过程,越发感到十七大所处阶段的关键。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总体战略部署,从新世纪到2050年,我们将实现第三步的战略目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十六大专门划出新世纪前20年作为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十七大召开的时机看,今后五年,我们正处在这二十年的中间。在这个阶段,我们将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历史性跨越。从世界上一些发展国家的经验看,这既是一个发展机遇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举措是否得当关系甚大,所以这五年确实是关键中的关键。
然而,时机的关键仅是时空而已,还有比时机更关键的方向问题。即党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党的十七大以鲜明的主题回答这个关键问题。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信念,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
回首04、05、06三年,我国思想界特别是经济学界关于中国28年改革方向是否存在问题的观点交锋,沸沸扬扬。有人称之为“改革之争”。
出现这样一场关于中国改革方向的争论,应该视为好事。尽管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曾经主张“不争论”。但此事的中国与彼时的中国已“相距”十四年,我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关键的1000美元以上,中国的改革开放结束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摸索的初始阶段,并真正进入到社会全面整体大转型的阶段。这个阶段,又被称为触及到深层矛盾和解决体制性障碍的阶段。亦被称为“瓶颈”阶段。一段时间内广大群众意见较大的某些领域的问题,同我们的体制性障碍有很大的关系。应该看到,我们的改革是在“干中学”,相当长的时间内,还是“摸着石子过河”, 在探索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改革道路,失误在所难免.但我们取得的进步是巨大的。
我国的改革从1978年启动,至今已有二十九个年头了,二 十九年的风风雨雨,的确很不平凡,但我们始终坚持了改革的正确方向,所进行的改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改革。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当前,我们的改革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阶段,关键时刻。党中央及时拨正了我国改革发展的方向,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毫不动摇地沿着党的十七大所指引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