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胡锦涛总书记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报告》总结了前五年我们取得的伟大成就,提出了今后五年我们奋斗的目标。
胡锦涛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二○二○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坚持发展理念是改革开放28年来我党三代领导人始终倡导和坚持的执政理念,从邓小平同志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到江泽民同志提出“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再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在保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精髓不变前提下,我党的发展理念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科学发展的内涵在不断拓展,特别是将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则进一步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宗旨。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就是对新时期发展观的最好注释和努力实践科学发展的完整表述。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纳入其中,是因为我们所讲的发展,其外在形式虽往往表现为物质的、经济的方面,但它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是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是党一切奋斗和工作的目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不仅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而且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为了谁”和“依靠谁”是分不开的。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二者的统一构成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同时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胡锦涛同志说,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试金石。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胡锦涛同志所有关于以人为本的论述,都十分明确地指出,我们所讲的以人为本,是以广大的人民群众为本,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也不是某个人、某些人。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这里讲的人和人民,是同一个意思。
人类生活的世界是由自然、人、社会三个部分构成的,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体性和谐发展。
学习党的十七大文件精神,联系自己的本职工作,我有一种新的体会,我感觉到我们从事的工作本质上就是在实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因为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纲,无粮则国不固,无粮则民不安,国家储备粮制度体现了安民固国的重要意义,我虽然是这个战线上的普通一兵,是一颗微不足道的螺丝钉,但我们的工作确在一定程度上实践着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比如前段时间农产品涨价,国家通过投放储备粮油等手段稳定市场就是对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构建社会和谐的最好注解。我想,只有充分认识自己从事工作的意义,才能更好地激发起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豪感,才能更主动、自觉地做好本职工作。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要落实到我们工作的环境中,因为人是能动的,与环境是一种交互作用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纽带就是企业的劳动关系,企业是社会的细胞,劳动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我作为一名在粮食战线工作较长时间的老同志、一个被领导要求承担一定责任的管理人员,除了要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应该以自己积极、健康的行动引导和带领青年员工一起努力,通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部门之间、员工之间、员工发展与企业的发展之间各种关系的良性互动,以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为社会和谐添砖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