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的十七大专题 > 观点与思考 > 企业反响·基层心声 > 稿件
上海盐业公司党员李光锐谈学习十七大体会
2007年12月20日 10:44
来源:上海市盐业公司  作者:李光锐  

学习十七大精神  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上海盐业又好又快发展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议上所作的报告全面总结和概括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学习贯彻好十七大精神,就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公司“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实施,促进上海盐业的又好又快发展。现结合公司人力资源工作谈几点学习思考和体会。

    一、立足公司实际,全面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

    十七大报告关于“以人为本”的论述最后落实到三句话,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三句话当前在我公司都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落实好这三句话,也就是企业发展是为了职工、依靠职工素质的提升促进企业发展、企业发展成果与职工共享,就能实现企业与员工在科学发展中的互动、促进,实现共同发展。

    二、以全面落实公司“十一五”规划为目标,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今年公司修订的“十一五”规划,在客观分析上海盐业发展所面临外部环境和内部优势的基础上,提出销售收入、效率效益、流通现代化建设、员工薪酬等四大发展目标和配送集约化、经营连锁化、管理信息化、组织机构扁平化、品牌价值最大化等五大工作任务,分打基础、上水平、出成果三个阶段,到2010年争创一流盐业流通企业。只要全公司干部职工共同努力,把“十一五”规划的宏伟蓝图转化为现实,企业就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就能形成较强的核心竞争力,无论将来食盐专营体制发生何种变化,企业都会有立足之地。员工的薪酬既是公司“十一五”规划的四个目标之一,同时企业发展了,更保证了员工的长远利益。企业与员工的发展目标从根本上来说是一致的。员工自身的发展会促进企业的发展,员工有竞争力,企业才有竞争力。

    三、加快三项制度改革,以员工素质的全面提升促进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客观认识与分析公司人力资源现状。公司“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现需要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但我公司目前的人力资源工作,无论是人事用工分配机制、还是员工队伍素质,都远远落后于时代特征、上海发展形势和企业发展需要,从总体上存在着机制制度落后、冗员较多、员工素质不高、发展意识和发展能力不足等诸多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员工队伍素质已很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目前员工平均年龄达46.5岁,初中以下学历占46%,市场意识、发展能力不强,不少单位存在着有些人没事可做、有些事没人能做的情况。在当前食盐专营体制改革日近、市场竞争压力紧迫、公司必须加快发展的情况下,员工队伍远远不能适应需要,特别是中国盐业总公司提出到2009年人均销盐2000吨的目标任务,上海盐业公司的定员数与现有人数相比正好是一半。因此,今后三年必须加大人事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力度,优化机制,减少总数,激励员工,为公司“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二)调整组织结构,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组织效率。按照公司“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进行业务流程分析,坚持系统优化、提高组织效率的原则进行工作岗位分析与设计,结合公司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商物流分开、运转高效、响应迅速、管理严谨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2007年底结合闵松配送中心的组建进行基层单位组织结构设计的试点。

    (三)开展定员定编,实行竞争上岗,完善以绩效考核为基础的薪酬制度,不断优化员工队伍结构,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按照中盐总公司三年三定工作目标,本着一次设计、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2008年、2009年、2010年连续三年开展三定工作,每年压缩编制20%左右。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每年有计划地引进招聘一批年轻的高素质人才。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妥善安置分流富余人员、特别是年龄较大文化较低的人员。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收入与业绩紧密挂钩的分配制度,适当拉大收入差距,奖优罚劣。

    (四)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和能力。紧密结合企业发展目标和中心工作任务,按照按需培训、学以致用、重在实效的原则,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做什么学什么,开展大规模的员工岗位培训。要实行分层分类培训,公司负责整体上急缺的理念型、知识型的业务培训和中层管理人员及后备干部的培训,各单位负责应用型、实务型培训。要改进培训方法,既要请进来又要走出去,拓展专家讲座、座谈研讨、外出参观、选送培训、网上学习等多种方式。要鼓励和支持员工参加国民教育系列学历学习,不断提高员工队伍知识结构。

    (五)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一支政治上过硬、发展上有本事、职工信得过的中层干部队伍。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性的因素。要按照四好班子竞赛活动的要求,加强对现有基层领导班子的考核建设,大力表彰先进,鞭策落后,形成基层单位鼓足干劲、相互竞争的良好局面。不断拓宽选人用人视野,配齐配强基层领导班子,坚持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重用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淘汰那些干劲不足、能力不强、借口不少的干部,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做好中层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工作,逐步建立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不断成长的优秀中青年干部队伍。

    四、完善职工薪酬与保障制度,实现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一)建立职工人均收入与企业效益增长紧密挂钩的机制。企业的发展要解决好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按照人均收入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工资总额增长低于经济效益增长的要求,在企业实现发展规划、效益增长时,保证职工人均收入的正常合理增长,使员工收入水平要与上海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实际工资增长高于物价上涨。

    (二)提高员工保障和福利水平。在依法缴纳员工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基础上,在政策允许和企业有承受能力的前提下,不断建立和完善企业年金、补充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制度。规范员工福利发放,做到员工福利货币化、全员化、制度化,随着企业经济效益增长逐步提高员工福利水平。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