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行程中“最慢的船”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出“要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我们体会,在社会发展的行程中要关爱“最慢的船”
一、现状
我所经历了改革,转型后得到了发展、壮大,职工从30多人发展到76人,业务收入每年以8%—9%的速度递增,职工的待遇得到了改善。同时也有314位离退休、内退、承诺内退、协保下岗人员由我所管理,其中约10%的人或因老龄致病,或因下岗未就业难以维持生计,虽然多年来各级政府用于扶持困难群体的开支迅速增加,但因为困难群体规模不小,贫富差距在急剧扩大,少数困难群众的生活状态在恶化,上访、来信、投诉不断,为发展增加了不稳定因素。基层党组织要为党分忧,为民造福,为保一方和谐,多做得人心,稳人心,服人心的事,让他们找到自己的生活空间,跟上船队,也过上心灵上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
二、反思
帮困上存在“四多四少”。
一是管理成分多,真心关怀少。过多地依赖行政手段,就事论事,被动管理,上访来了,讨论一次,解决一点,平息一段时间,有了新情况,出现新的不平衡又来上访,周而复始,被动应付效果不佳。
二是物资关怀多,精神关怀少。满足于有困难送上钱物,精神鼓励、主动关心少。
三是“授人以鱼”多,“授人以渔”少。从根本上去解决谋生,提供岗位,帮助联系就业渠道少。
四是随意性关怀多,制度性关心少。较多的是“一事一决策”随意性解决,由于“四多”“四少”的存在,帮困工作一度处于被动应付,疲于奔命。
三、做法
变单纯被动管理为主动关怀。
市局领导提出“对困难群众多一点人文关怀”,今年新班子调整后召开的第一个会议讨论的第一个议题,便成立了离退休管理小组,制定了工作制度。社会上退休人员增加工资后,根据单位的财力,提出了让协保、内退职工实际享受增加工资,班子成员主动与他们沟通,宣传。他们感动地说:过去是我们气愤地找市局领导告状,现在是领导主动关心,我们想到的组织上已经做到了,我们很高兴。
变单纯物质帮助为人文关怀、精神抚慰。
心灵抚慰可使突遭不幸的人释放紧张情绪。一位退休职工的家中遇到不幸,巨大的支出使家庭债台高筑,夫妇俩以泪洗面,甚至有轻生的念头。党支部在单位募捐资助的同时,几次去他家安慰鼓励、妥善安排,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他妻子激动地说:组织上一个平视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使我们走投无路时看到了希望。
变随意性关怀为制度性关怀。
改变以往发生困难临时讨论注重制度上规范,与最困难的24位职工制定了长期结对帮困计划,建立“五必访”制度等。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我们注重提供谋生的岗位,并主动解决就业过程中的困难,所门卫等岗位均聘用了下岗人员,鼓励困难职工寻找就业岗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