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大为市民“释法” ——“市民与法——解读上海地方性法规”系列讲座侧记
10月31日下午,200个座位的上海图书馆多功能厅挤满了市民,认真地聆听上海市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谢天放对11月1日就将实施的《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进行解读。这标志着由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培训工作委员会与上海图书馆讲座中心合作,首次推出面向市民的免费“市民与法——解读上海地方性法规”系列讲座拉开了帷幕。这是上海市人大为了增强市民的法治意识,维护市民的合法权益,听取市民对地方性法规在实施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拓展和延伸地方人大的立法工作,形成地方人大立法与市民知法、懂法和守法之间的联动效应的新举措,这在全国地方人大中也是一次新探索。
“市民与法”讲座源于从2003年开始的由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培训中心主办的“生活与法——市民法制系列讲座”。当时,根据各级人大代表刚刚换届,许多代表对大量的法律法规不了解,面对选民的咨询无法准确解答的情况,邀请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举办系列法制讲座,为各级人大代表解读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国家和地方性法律法规,帮助代表尽快熟悉与把握。一年里,举办了10期讲座,1000多人次的各级人大代表在现场聆听了讲座。同时,开始探索与东方电视台、东方电台、新民晚报、东方法治网等新闻媒体合作,发布讲座的录像、录音和文字信息,使这一讲座间接地面向广大市民。
2004年以来,如何将这一普法讲座形式向社会延伸,增强社会辐射力,直接服务于广大市民,特别是建立起长效运作的机制,进行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的操作,使之真正成为市民学习法规的一所学校,成为人大倾听民意的一座桥梁,成为市民了解人大立法的一个窗口?这是摆在新组建的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培训工作委员会面前的新课题。经过认真研究,市人大常委会培训工作委员会借助地方人大在地方性法规解释中的权威性地位,从选题、机制、师资和媒介四个重要环节入手,策划推出了这个全新的讲座平台:“市民与法——解读上海地方性法规”。
第一是精心选择解读内容。自1979年上海人大设立常委会行使地方立法权以来,由上海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目前现行有效的就有140多件。为了使解读活动更加贴近市民的需求,获得广大市民的认同,解读的地方性法规都是经过精心选择,与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上海市房屋登记条例》和《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都是经过多次修改、一直受到市民普遍关注的地方性法规。首期的五讲内容,全部选择在每月的双休日推出,而且在推出的时间节点上也作了精心的设计和安排。解读《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的时间就是选择在该法规正式实施的前一天。
第二是利用社会专业平台。除了要考虑市民的需求,选择好解读的内容以外,要办好这一讲座平台必须要解决如何进行专业化运作,让解读讲座更亲近市民,提高市民的自主参与度。这次“市民与法——解读上海地方性法规”采取了与上海图书馆市民讲座平台联手合作的方式。上海图书馆市民讲座已创办了26年,在市民中有广泛影响,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学”。“权威释法”与“名牌平台”的强强联合不仅达到了双赢的目的,而且一方面可以为上海图书馆讲座中心开辟一个新的讲座系列,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利用上海图书馆讲座平台的亲民性特点和专业化运作的机制,保证地方性法规解读活动能常办常新,可持续进行下去。
第三是配备高质量的师资。解读讲座要取得实效,讲座的师资是关键要素。考虑到广大市民所关心的法律问题都比较具体,讲座的主讲人必须要既有较高的法学理论水平和政策把握能力,也要有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有鉴于此,这次邀请来解读地方性法规的主讲人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直接参与该法规制定的市人大常委会的专家;二是从事政府立法和执行部门的负责人;三是对相关领域作过深入调查研究的法学教授。目的就是要贴近市民的需求,从多角度、多侧面来为市民维护自己的基本权益“解疑释惑”。
第四是强化媒体互动效应。创办这一解读地方性法规系列讲座的宗旨,就是要进一步扩大讲座的社会影响,让更多的市民获得需要的法规信息。这次解读讲座强化了与上海的各主要新闻媒体的互动,展开联手宣传。在每次讲座前,与上海电台990频率《市民与社会》直播节目合作,邀请每期主讲人在电台向市民先就大家关心地相关问题进行1个小时的初步交流和沟通。同时,在上海人大公众信息网上设立专栏,收集市民关注的实际问题,由主讲人在讲座中给与解答。每次讲座内容还将制作成光盘,赠送给上海19个区县人大、中心图书馆下属的35个分馆和上图讲座的公益性服务点。所有讲座的文字和视频内容在上海人大公众信息网和上图讲座网页上发布。东方电视台《东方大讲坛》、东方电台《东方大律师》定期播出讲座的实况录象和录音。
应该说,“市民与法——解读上海地方性法规”首讲会场上的热烈反响反映了广大市民对这一形式的欢迎。特别是最后半小时的自由问答,市民们提问踊跃,既有对法规中文字表述方面的疑惑,也有对进一步完善法规提出的建议。前来听讲的市民既有受小区业主委托来咨询的,也有听了电台广播专程赶来投诉的。从讲座结束后那些年纪花甲的市民们象追星一样纷纷上台向谢天放主任索取签名中,可以感受到市民对讲座的欢迎以及对谢主任坦诚回答的满意。专程从浦东赶来的陈老先生说:“我们小区正在筹备召开业主大会,大家对法规的部分条文还不是很理解。今天可以和立法者面对面交流、解惑,使我们普通市民对法规的理解和立法者的立法原意有了更深刻地认识,有助于市民准确地依法维权。”谢天放主任也很感慨:“从市民的提问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广大老百姓对法的理解更深了,依法维权的意识更强了,对法规条文的解读更透了,对我们立法者的要求也更高了。要使我们通过的每一部法规都能为市民所知、所用、所认同,立法者要在立法前更广泛征求市民意见,立法后要更多地向市民宣传、解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及时修订,以确保法规的质量。”
今年10月份,为纪念人大制度成立50周年,上海市人大培训工作委员会提出了“让人大更好地走近市民,让市民更好地了解人大”的工作理念,首次搭建了多媒体知识竞赛平台,
10多万市民通过电脑网络、声讯电话、报刊答题和手机短信参与了这次知识竞赛,在广大市民中进行了一次以人大制度为主题的很好的宣传。“市民与法——解读上海地方性法规”系列讲座的推出,是这一理念的延续和又一具体实践。正如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慕尧在启动仪式上所说,举办解读上海地方性法规系列讲座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大的立法贴近市民生活,让市民能准确理解和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规范社会生活中各利益主体的民事行为,树立公民在国家法治轨道中有序参与的良好意识,真正做到立法为民,法系民心,培育和增强广大市民的法治观念,进一步促进上海社会的繁荣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