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区县人大之窗>>区县人大动态>>正文
破解审监难题 促进社会和谐
5月19日 15:37
 

  近年来,黄浦区人大常委会在接待信访、人大代表座谈、走访社区等工作中了解到,随着社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民事再审案件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对社会稳定、和谐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常委会在组织对区法院的审监工作进行专题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围绕服务大局,破解审监难题,促进社会和谐,加强研究探索”的工作要求。

  民事再审案件以及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案件往往是双方当事人情绪对立、积怨较深,或是误解大、矛盾容易激化的纠纷,如何化解这些矛盾,做到案结事了,维护社会稳定,是法院审监工作的难题。黄浦区法院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法院“以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为己任,多做调解、和解工作”的指示,严格按照区人大常委会的要求,不断提高认识,加大再审案件调解力度,努力促使当事人调解或和解,使许多趋于激化的矛盾得以化解。

  随着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逐渐增强,加上再审案件有其特殊性,有时情与理、情与法互相交织,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非界限不明的情况,给再审案件的调解工作带来很大难度,从而对法官的调解工作技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基层法院,虽然受理小额民事案件多,但情理法纠缠在一起,有时责任很难分清,且由于涉及切身利益容易引起矛盾激化,如简单地强调程序价值,片面地追求判决率,往往使矛盾没有解决反而增加当事人的诉累,提高诉讼成本。

  在去年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对法院院长开展述职评议、专题听取审判工作情况汇报后,黄浦区法院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及其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以实现审判活动的最大价值为目标,在追求“案了事了”、“官了民了”,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审监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了“秉持‘三心’、把握‘两点’”的调解技巧,即法官对待当事人要耐心、热心、细心;在具体实施调解、和解时要把握争议点,找准平衡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调解。

  对占有相当比例的下岗、年老体弱、经济拮据等处于“弱势”地位的当事人,黄浦区法院牢固树立公正司法理念,做到公平地对待不同的利益主体,审监干部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站在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在尽力查清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组织调解、和解,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法人组织,都一碗水端平,不偏听偏信,不厚此薄彼,对原审裁判中的不足、缺陷乃至错误拾遗补漏,实实在在地为当事人排忧解难。再审案件当事人之间情绪对立,有时单靠法院一家的力量,难以彻底化解矛盾。黄浦区法院在审理再审案件的过程中,注意协同其他相关的部门或机关,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努力争取多方支持。

  近年来,黄浦区法院共调解、和解结案再审案件近二十件,无一件重复申诉、上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来源:黄浦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作者:漆小云  
 
[关闭窗口] [回到首页]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