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人大代表管宝龙,一位颇有知名度且事业有成的民营企业家,担任上海市民营企业协会副会长,更是一名将从事企业经营与履行代表职责有机结合的热心人士。他一方面体察民情,关注民生,肩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另一方面又积极参与社区光彩事业,为民解难、为政府分忧,为新时期民营企业家树立起良好典范,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发挥着带头人作用。
1995年管宝龙代表在上海创办了上海龙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经营、物业管理、室内装潢等。在他的带领下,公司抓住市场机遇,经过近十年的高速发展,积累了相当的经济实力,赢得了市场的认可。管宝龙代表始终把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和参与慈善事业作为真诚回报社会、发挥代表作用的一种表达方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管宝龙始终牢记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应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民营企业的创业之路充满艰辛,来之不易,管宝龙也因此深知下岗职工生活的困苦和艰难。他常说:“赚钱是一种乐趣,帮助别人更是一种责任。企业的发展,需要社会的稳定,如果每个私营企业能多吸收10个下岗工人,那么就能大大缓解就业的压力,帮助下岗人员学会生存是私营企业的责任。”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他积极响应市政府再就业工程号召,主动从社会上吸纳下岗人员,并首先考虑接纳家境困难的下岗人员,让他们有较稳定的收入来源。目前,龙建实业发展公司700多名员工中,有80%以上是从下待岗人员中吸纳进来的。管宝龙代表还积极参与区属企业改制,收购了上海第二十四漂染厂下属的惠鑫饭店,向社会招聘了70名下岗工人,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难题。不仅如此,他还十分关心这些员工的家庭和生活情况,员工家中无论发生什么事,他都会亲自上门表示慰问。难怪他的员工说,如果今后有钱了,也要向管宝龙一样,不忘祖国,回报社会,为社会做好事。
上海市女子实验函授进修学院是一所面向弱势妇女群体、以女子平民教育为宗旨的学校,但是办学几年来,一直苦于没有固定的教学场地。管宝龙代表闻讯后,当即将购置的位于市中心近400平方米的底层房产,无偿提供给学院,他出资30万元按校方要求进行重新装修,捐赠了新的课桌椅和办公用具,大大改善了女子学院的办学条件,使广大求知求业的下岗女工和残疾女性学员有了安稳的“家”。同样为帮助下岗人员摆脱生活困难,管宝龙代表成立了龙建实用技术培训中心,作为“4050”工程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基地,为下岗的“4050”人员提供再就业培训,并明确凡是来培训中心学习技能的下岗职工,一律免费。他的举动使妇女界人士深受感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扬。
真情投入,关爱百姓献爱心
管宝龙代表经常深入社区、了解民情、倾听民意、为民解难。当得知老城厢地区特困家庭、贫困学生、孤老较多的情况后,积极筹建了“爱心助学基金会”,与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签订助学协议,他先后拿出10多万元资助40多位家庭困难的学生。他还与社区内的10户特困家庭签订了“帮困协议”,光这笔费用每年就是好几万。敬老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敬老活动是对老人关爱之情的一种表达方式,每逢重阳,管宝龙代表必宴请社区内的200位老人,赠送礼品,欢度佳节,面对大家的感激,他深情地表示,只要公司在,这样的敬老活动会年年办下去。一位社区干部说得好:民营企业老板捐点钱,赞助一些社会公益事业,这是常有的。但像管宝龙这样真情投入,坚持这么多年,在百忙之中花费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做善事、做好事,这是难得的,管代表对社会公益事业是真得当一回事来做的!
富而思进,回报社会作奉献
管宝龙代表在创建精神文明活动的实践中不断提升企业文化底蕴。他积极参与由上海市文明办及黄浦区文明委主办的“相约人民广场,交通文明零公里行动”的活动,正式启动后,他当场赞助100万元,为共同塑造城市文明形象,献上一片赤诚之心。他还担任上海市民建艺术团团长,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党的方针政策和塑造城市精神为宣传导向,艺术形式以综合类轻小型节目为主,表现百姓喜闻乐见的人与事,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管宝龙代表还积极支持关心黄浦的教育发展,2004年1月他出资人民币500万元在市南中学设立“管宝龙教育基金”,每年用其利息10万元,奖励市南中学优秀教职工和品学兼优的学生。
管宝龙代表支持国家中西部开发战略,他先后两次赴江西兴国、湖北天门这两个中西部不发达地区进行考察,出资收购了湖北天门市纺织品公司,并安置部分员工上岗就业。另外,他还向天门市教育局捐款,帮助151名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在江西,他又慷慨出资购买一批文具用品,参与创办江西省兴国县井口乡希望小学。在黄浦区有关部门的牵头下,他又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帮助建造凤凰县八斗丘村豫园希望小学,并捐赠了6万元,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赞扬。管宝龙代表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行为得到方方面面的赞誉,对此他只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依靠政策致富,理应回报社会”。
有人为管宝龙代表的捐款做过一个粗略的统计,数字大约是1000余万元。当向他当面讨教这数字的准确性时,管宝龙代表谦虚地笑了笑:“有那么多吗?真没统计过,我也不会去统计的。”“我是很热衷于做这类事的。”管宝龙真切地说:“可能是受我父亲影响吧!解放前,他是个工商业者,有了点钱后,他常做好事、做善事,我从小耳濡目染,熏陶使然吧。”
管宝龙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和区人大代表,努力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他所创办的龙建公司先后被评为“上海市私营企业再就业工程先进单位”、“上海市最佳热心公益事业企业”、“上海市助养特困老人工作先进单位”、“上海市百佳助养老人特色基地”等荣誉称号。
面对这些荣誉,管宝龙笑说自己从不拜佛求神,因为他相信只要用一颗真诚的心为社会、为他人多做好事、多奉献,定能胜过一切。管宝龙十年如一日,富而思进,回报社会,坚持为社会、为他人做好事、做善事,在黄浦区乃至整个上海市都有口皆碑,他说:“这实在是很正常的,我认定了这条路,就会一直走下去,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因为,这是我一辈子的事业!”这是一名人大代表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所表达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