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表就要为群众做点实实在在的事”。这是区人大代表、老西门街道龙门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王洪菱常说的一句话。作为已连续三届当选区的人大代表。她,时刻牢记代表职责,心里始终装着群众,关心着居民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她以做好一件件实事的实际行动,履行着一个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几年来,她所在的居委会荣获了“市级文明小区”“一级党总支”“示范居委会”等殊荣。而这位“小巷总理”也被大家称为“群众的贴心人、选民心目中的好代表”。
履职为民显成效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她多次在人代会上提出书面意见,反映群众的呼声。王代表所在的龙门村居民区地处老城厢,由于居民住房条件有限,周边又缺少停车棚,一些居民停放在小区内的助动车和自行车屡遭失窃,不仅给居民造成了经济损失,而且给小区的安全带来隐患,居民怨气很大,找到居委会,要居委会帮助解决,有的甚至要居委会赔他们的车子。王代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她向有关部门反映这一情况,由于多种原因这一问题迟迟未能解决面对居民的怨气和政府部门的不理解,王代表说,只要我当一天代表,就要为老百姓反映社情民意。于是,王代表开展了更深入的调查,她拖着病体实地查看、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并制定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在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她递交了《老城厢市级文明小区和区级文明小区的门卫管理亟待解决》书面意见,提出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建议区政府有关部门在加强对偷盗、销赃的查处和打击力度的基础上,将老城厢市级文明小区和区级文明小区的门卫管理人员纳入就业岗位项目,这样既挖掘了就业岗位,又保证了小区门卫的长效管理,她的建议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
她还针对近来无证安装卫星天线,影响城区市容和市貌等问题提出书面意见,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为地区居民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倾注着一位人大代表的心血。
爱心编织“助老网”
龙门村97号住着一位88岁高龄的孤老戴阿婆,平时,王代表对戴阿婆嘘寒问暖、关怀倍至,使戴阿婆处处感受到亲人的温暖。最近,戴阿婆身患重病,王代表就像亲生女儿一样忙里忙外,从联系医院、找护理,到送饭送菜,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老人。为了老人能早日恢复健康,王代表发起了一场邻里“总动员”,编织了一张爱心“助老网”。在她的带头下,楼组的居民自觉献爱心,二十几位居民自发地安排了一张护理“排片表”,轮流照顾戴阿婆。对此生性开朗的戴阿婆流着感动的泪水说:“我舍不得这份邻里真情”。王代表用自己满腔的热情,温暖着一颗孤老的心。
小小龙头见真情
由于老城厢地区大部分房屋设施陈旧、简陋,一些地区还没列入动迁范围,居民矛盾突出。其中有一件事很能说明问题,在王洪菱所管辖的地区内,有一对老年夫妇,丈夫残疾,家住在石库门房的两楼,用水很不方便,随着年龄的增加,这一矛盾越加突出,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要求在两楼安装水龙头,解决他们的困难,但由于种种原因没能解决。王代表走物业、访邻居了解情况,当得知主要是楼下邻居不同意后,采取多种方式做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特别是在高温期间,她发动邻居每天拎水,帮助这对老年夫妇渡难关,东方电视台“东视广角”也及时进行了采访、报道。在王洪菱代表近半年的努力下,这户居民被她和邻居们的精神所感动,老年夫妇的用水问题得以彻底解决。周围居民拍手称赞,老年夫妇送上锦旗表达了感激之情。而王洪菱代表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决群众疾苦,是一名社区工作者的职责,更是人大代表的责任。虽然我没钱没权,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能动摇,反映和解决群众的疾苦不能忘。”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为建设和谐社会,她在本职岗位上的默默地奉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