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诚意为老百姓说话,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事”。这是市十二届人大代表、亚龙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文荣从当代表那天起对自己立下的规矩。
作为一名事业有成的企业家,张文荣有些特别,他的潇洒不是在高尔夫球场挥杆,也不是在池塘边垂钓,而是专门往菜场里钻,进了菜场却不问菜价、不做买卖,只是对蔬菜、猪肉、海产品的成色感兴趣。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张文荣做出这种“异常”的举动呢?
一只苍蝇引发的一份代表书面意见
在年初召开的上海市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张文荣一份《食品卫生安全需制度保障》的代表书面意见引起了与会代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本厚达七十页、图文并茂的《食品卫生情况调查报告》也摆在了市有关领导的案头,鲜亮的激光打印纸上,印的全是暗访中发现问题的资料,配以许多醒目的照片,令人触目惊心。
从温州来上海十几年,开厂、办学校、投资房地产,张文荣把主要精力投在了创业上,胼手胝足打拼出了一片天地。生活中,他少有时间过问柴米油盐等家务琐事,就连家附近的菜场也没去过。可是去年六月份家里发生的一件小事,却把他变成了每个周末必到菜市场报到的“家庭主夫”。原来,家人把先前买来、有些返潮的黄鱼干拿出来晒,发现叮在上面的苍蝇竟然死了,这让张文荣十分震惊:难道经常食用的鲜美海味真的有毒?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到底有多严重?联想到平时从电视、报刊上耳闻目睹的各种各样的食品卫生事故,张文荣的心绪久久无法平静:“这可是关系民生的大问题啊!食品卫生安全跟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老百姓吃得不放心,我做代表怎能安心?”于是,他下定决心把这个问题搞搞清楚。
一番暗访引起了市场整治的一场战役
为了履行人大代表的责任,用翔实的数据和铁的事实说话,张文荣先用了两个多月的双休日,对几十家菜场和农贸、副食品商场进行明察暗访。从此,张文荣每逢周六、周日必起个大早,带上照相机,出现在本市的一些菜场、农贸市场里。从不买菜的张文荣走访一个个蔬菜摊,走近一家家卖肉铺,凑近一只只水产桶,猪肉真红,黄鱼真黄,青菜绿得耀眼,摊主们一看他穿着这么齐整,就知道来了个可以斩一刀的“外行”,可就是这个外行,看出了食品卫生中的很多问题,不知不觉间张文荣摸到了许多真实情况。在浦东崮山路某农贸市场,小贩藏起一捆青菜,就是不肯卖,说是留给自家吃的。张文荣看在眼里,心中却犯起了嘀咕,怎样才能了解到这些“漂亮菜”的花样经?“我这个人大代表是办企业的,不怕多花点调研经费,就是要把问题搞个水落石出,向老百姓有个交代。”于是,张文荣找到市场协管员,探明了其中的蹊跷,碧绿的青菜是靠喷洒有毒的保鲜剂“种”出来的。经过内行的指点,张文荣挖出了更多的内幕:没有根须、肥胖白净的无根豆芽,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无根剂、防腐剂、漂白粉和保鲜粉等有毒化工原料,知道底细的人都不敢吃它。有的鱼盆里的水发黄,而盆里的小黄鱼也比别家的外表光鲜,原来是染过一种掺油漆用的黄钠粉。张文荣看得心里直冒火:“让老百姓吃这些有毒食品,不是等于慢性杀人吗!”端起照相机就咔嚓咔嚓,把这些证据全拍了下来。
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张文荣又鼓励、发动公司数千名员工对全市15个区的221个菜场、农贸市场和近500处各类摊点,进行了全方位的走访和现场观察,并与许多居民、消费者面对面交谈,经过近半年的努力,张文荣基本摸清了食品卫生和安全上存在的问题、隐患。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领导相继作出重要指示。嗣后,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局负责人专门到亚龙公司走访张文荣,详细了解“调查”中掌握的具体情况。紧接着,全市就打响了春节前食品、药品市场卫生安全整治的一场大战役,引来了人民群众的拍手称快。列席市人代会的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对张文荣的调查报告十分感兴趣,已经把它带上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一份责任引来人民群众的一片赞赏
2004年底,张文荣将调查资料仔细地归类整理,列举出15大类食品存在的卫生安全隐患和150个不良现象,并一一标明被调查的场所、时间,再配上自己拍摄的照片、部分媒体报道的素材汇编成册,自费印制成翔实、精致的调查报告,并把30本带到了市人代会现场。他向市人大提出了切实加大食品卫生和安全管理处罚力度的立法,从法制上确保这项工作走向正规化、科学化、长久化的的建议,为市人大立法、政府职能部门加强管理提供了可靠的资料信息。
在部分新闻媒体纷纷进行报道后,张文荣的调查行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闵行区一位74岁的李阿婆专程找到亚龙公司,目的就是要见上张代表一面,从上午八点一直等到下午两点多,结果六个多小时的等待,只是为了对张文荣说一句:“你为老百姓做了一件好事,谢谢你!”。这件事既给张文荣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震憾,也促使他下定了聘请专家,配合自己开展有毒塑料对群众生活、环境保护影响调查的决心,准备把更详尽、更具体、质量更高的意见建议带上明年的人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