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夏以来,35℃以上高温天气达到26天(截止8月8日),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承担着全市大部分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工作,很多工作场所的温度远超平均气温,但是特检院的全体员工在院党委的科学部署下,不怕困难,不仅初步战胜了高温酷署,而且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为我市一部分重大项目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顺应发展要求 加快改革步伐
上海市化工区是“十五”期间中国投资规模最大的工业项目之一,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以石油和精细化工为主的专业开发区,被誉为“上海工业腾飞的新翅膀”,区内云集着一大批世界五百强的企业。上海市特检院化工区分院凭借过硬的技术水平、优质的服务质量和完善的规章制度赢得了客户的信赖。进入夏季以来,化工区的检验检测任务日趋繁重,除了法定检验外,化工区分院顺应客户要求,借鉴国外检验行业的经验,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不断增加日常的安全检测和检修服务工作,目前,该分院非法定检验业务已占总体检验的20%左右。这种有益的尝试为我们特检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方法。
二、集中优势力量 保障民计民生
夏季正值用电用气高峰,对于关系到老百姓民计民生的特种设备如电站锅炉等,市特检院总是组织精干力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检验任务,保证人民的生活不受影响。近日,上海焦化厂的一台35吨锅炉到期定检,由于焦化厂担负着为全市输送煤气的重任,因此接到报验后,在用锅炉检验室立刻制定检验方案,组织经验丰富的检验员到现场检验,当时室外温度38℃,而锅炉尚未完全冷却,锅炉内温度达到45℃左右。检验人员毫不犹豫,立刻穿上厚厚的工作服,戴上防护口罩和安全帽,通过狭长的锅炉内部通道钻进锅炉,展开检验。每过半小时左右即换一组人员进入,而出来的人全身都已湿透。就这样,经过全体检验人员3天艰苦而紧张的工作,已基本完成了该锅炉的检验工作。
三、科学统筹安排 提高检验效率
7月至8月,市特检院在用容器检验室对上海赛科化工有限公司、高桥石化有限公司、宝钢股份有限公司、南汇液化所的6只球罐进行开罐检验,其中包括4只1000 m3,1只650 m3,1只400 m3,分别位于漕泾化工区,浦东高桥镇,宝山区,南汇区惠南镇,区域分散,检验检测工作量特别大。为此检验室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综合考虑交通、工期进展等方面因素,决定采取跨区域连续工作,部分检验项目同时穿插进行,动态调整检验计划的方案。同时检验人员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烈日暴晒如蒸笼般闷热的球罐内,检验人员个个大汗淋漓,全身被汗水湿透,就像从水中捞出来似的。有的检验人员因劳防皮鞋厚重而脚趾发出了水疱,还有的检验人员因汗水流进眼睛,导致眼睛发炎红肿,但他们仍坚持工作,白天对罐体内外表面的焊缝进行百分之百磁粉检测和超声检测,夜间再对球罐指定焊缝部位进行X射线拍片,检验员在晚上休息时间仍加班整理检验检测资料,经过十几天工作,终于提前完成了检验任务。院电梯检验四室负责全市新装电梯检验,依据自身量大面广的特点,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检验效率也大为提高。
四、管理措施有力,确保特检安全
由于现在的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特种设备的保有量也越来越大,针对这种情况,院党委统一部署,周密安排,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要求:一是要求各检验室合理安排作业人员和作业时间;二是要求注意高温环境下的作业轮换;三是职能部门加强保障协调等。此外,院长舒文华同志协同院分管领导,分赴检验一线进行高温慰问,深入了解检验现场情况,确保特检院的各项检验工作安全顺利地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