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妙老师为上海商学院市场营销学课程的课程负责人,在教学中承担讲授课程、 课程改革、 主编系列教材与实践指导书。主持复旦大学出版社市场营销专业精品教材建设。主要著作:《市场营销学教程》、《市场营销学实训》、《实践课业教学》、《实践课业指导》等。2004年9月荣获上海市“育才奖”。

现年55岁的王妙老师,是教育战线上的一位老兵,她几十年如一日,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勇于实践,与时俱进,为高职人才的培养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自2001年3月起,王妙老师积极投入《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注重“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职业能力培养。七个学期来,她先后在29个教学班实施课程教学改革,在高职人才的培养上有了“三个突破”:一是强化“实践”环节,把学生带入企业、带入市场,理论运用于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取消期末书面考试,以“过程性”的职业技能训练来替代。在课程教学中,以就业为导向,根据职业岗位要求,设计了17项营销基本技能训练项目,采用了“实训作业”这一有效的技能训练手段,并成功探索了职业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和“操作模式”,为高职商科人才的培养探索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三是探索“素质教育”,把职业素质培养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根据高职学生现状,注重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团队合作、交流表达、评判创新、信息技术运用、刻苦耐挫和应变应急”等职业素质的培养,建立起职业素质教育的形式和评估方式,把“教书”和“育人”统一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为解决专业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兼容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由于这种创新的课程育人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基本专业技能、增强高职学生就业资本和竞争优势,从而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欢迎。学生到课率达到98%以上,迟到、早退现象减少,学习气氛活跃,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得到发扬,个别学生性格弱点得到矫正,积极思考、开拓创新、展现自我已经成为很多学生追求的价值目标。
为了搞好整体的高职课程建设,把“知识、技能、素质”三为一体的课程育人模式发扬光大,王妙老师把自己的科研工作定位在“实践性课程教学”研究上。她边操作改革,边总结经验,前后编写、修改职业能力培养的讲义、撰写课改论文共计20万字。在院刊、全国核心期刊上已发表的研究课题有《以“实训教学”为抓手,积极进行高职课程改革》、《以“实训作业”为抓手,把高职课程改革落在实处》、《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主编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市场营销学实训》教材,受到高职党校的欢迎,出版3个月就加印5000册。
近年来,王妙老师先后担任了两个班级的班主任工作。她以“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高度责任感,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着力于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帮助他们健康成长。除教学工作外,她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了班级管理,走近学生,了解他们、激励他们,引导、帮助他们走向成功。她把自己的稿费和奖金,用来支持班级活动。她把班主任工作细化为对每个学生的个别教育,策划组织了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走向成功主题班会”、“班级推优”、“党章学习”、“志愿者服务”、“天地漫谈”、“欢乐的大家庭”等有益、有趣、有效的班级活动,她大胆探索“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班委轮换制”、“班级工作计划管理”等“素质培养”模式,营造了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氛围、环境。高度的责任感给予学生一种人格力量,至今王妙老师带领的两个班级已有6位学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更多的学生在良好的班级环境中,树立理想,增强自信,规范行为,努力学习,为今后走向社会、走向成功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