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精神永存我心
2010年11月7日晚,上海南站,我们第8期中青班25名刚刚结识的学员,怀着崇敬、期待与兴奋的心情,登上了开往革命圣地井冈山的火车,踏上了 “中国革命的摇篮”的求学之路,开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的寻根之旅,开始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的精神家园的感悟之行。
从一踏上井冈山这片土地,我们每一个学员的热血就沸腾了起来。
沿着革命先辈们的足迹,我们走进茅坪八角楼,仿佛看到毛主席挑灯耕耘,奋笔疾书,《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这两篇光辉著作得以横空出世。
我们走进大井朱毛旧居,不管是读书石、感情树、还是弹孔残墙、革命试验田,处处都洋溢着在如此艰难、危险环境下的革命先辈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我们走进小井红军医院,看着那些简陋的近乎原始的自制医疗器械,聆听着一个又一个胜过关公刮骨疗伤的故事,我们为之震撼,这需要革命先辈们怎样的一种革命信念的支撑啊!在小井红军战士墓前,耳闻130多名医务人员及重伤病员被捕后的视死如归、慷慨就义,我们的愤慨、悲痛、敬佩之情刹那同时涌现,愤慨的是国民党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悲痛的是革命先烈们手无寸铁却惨遭杀戮,敬佩的是他们为了保护同志而英勇就义的忠贞不屈的革命意志。
我们身穿红军服,踏着当年红军的足迹,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行进过程中的艰辛与汗水,学员之间的相互鼓励、永不放弃,使我们深切体会到了革命先辈们的大无畏以及艰苦创业的精神。
我们与革命先辈的后代座谈互动,从他们的叙述中真实、鲜活地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尚的情操,不谋私利、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我们参观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重温入党誓词,在握拳宣誓的那一刹那,一种神圣的、战栗的感觉油然而生,就像长眠脚下的无数知名与更多不知名的革命先烈们在深情注视着我们。
我们走进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那些珍贵的历史资料、讲解员的如数家珍,再一次让我们放佛走进那段曲折、艰辛而又伟大的战争年代。
在短短一周的时间里,我们追寻着革命先辈们的足迹,走过了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为止共计两年零四个月的井冈山革命斗争岁月。虽只有短短的两年多,但井冈山的斗争不仅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井冈山道路,更重要的是孕育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走过的每一个地方、访谈过的每一个人、见证过的每一段珍贵历史资料,都让我们一次次为之感动、震撼。那一刻,我们的脉搏也与革命先辈们的脉搏一起跳跃。这样的感动、震撼不仅来自于革命先辈那些人或事本身,更多的则是来自于他们所表现出的井冈山精神。
这次井冈山之行无疑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她让我们通过见证那段革命斗争的历史而产生这样的思考:生于和平年代的中国人尤其是作为中青年干部的我们又该怎样珍惜和拥有?我想,在踏上回程时,我们每一位学员心里都已经有了肯定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