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天地 > 理论学习 > 稿件
十七届四中全会视野下的国企党建工作的着力点
2009年11月26日 17:12
来源:医药工业研究院  作者:胡国樑  

  在建党88年、执政60年,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后危机时代正开启更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的历史时刻,作为一个拥有七千多万党员,长期治理一个大国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总结经验、取得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的严肃命题,随着个人学习和思考的深入,我觉得其间所体现的是一种清醒,一种敏锐,更是一种责任。所谓“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作为一个基层国企党务干部感受深刻。

  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我觉得视点必须落到本企业党建工作的实际,从“点”上去体会“面(世情、国情、党情发生的新变化)”,把握“片(国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我觉得有五个比较重要的切入点。

  一是推进学习型党建。学习型党建的核心首先是强化党员,特别是企业领导人员的理想和信念教育,从政治品德、职业精神和道德品行上加以细化,把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任务,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这一任务的重中之重。对学习型党建,作为一个政治组织,既要借鉴,更要超越当年学习型组织建设中所提出的理念,从个人的知识技能掌握、团队学习、建立共同愿景、改变心智模式(解放思想换脑筋)和系统思考,一步步,使整个组织具有总揽全局的能力。这其中强调的是一个知识“学习”的本身,二是“应对”的能力培育,三是形成机制。当然,学习还应端正学风态度,企业离市场近,离基层近,更应该走在前列,要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立足实际。

  二是推进开放型党建。开放型党建的关键在于党内民主的实质性推进,通过积极推动企业各级党组织的直选,进一步带动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以及其它一系列党内民主制度的落实,使党员的主体地位的意识日益强化,同时不断创新和完善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管理监督各级企业领导人员的机制,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结合起来。开放型党建的另一个重点是积极探索网络党建工作的建立,通过建立相应平台,交流思想、增强信念、巩固基础、促进党建,在互动性上下功夫。开放型党建工作,包括在企业统战工作中,要深刻领会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内涵,努力培养,积极推荐,使党外优秀人才对内发挥其在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对外,支持在人大、政协等相关组织中任职的党外人士,通过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服务大局,汇聚力量。

  三是推进制度型党建。作为党的建设五位一体的建设内容之一,制度建设是党建科学化水平的体现,要确保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重要举措落到实处,管根本的还在于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完善,既要有实体性制度,又要有程序性制度,真正把企业党建工作制度体系纳入到正在逐步建立的中国特色的国有资产运行体系中去,比如企业党组织如何参与决策、带头执行、做好监督,比如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四是推进功能型党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国企党建要花精力在最基层,党支部能不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能不能带领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在于党支部的活力有没有,自身活动的功能强不强。因此,一要抓好“带头人”队伍,在基层党支部工作和行政工作“一肩挑”成为趋势的情况下,要提升他们的党建工作实务能力,强化他们党支部工作负责的意识。二要创新载体,围绕大局,发动党员积极投身企业创先争优活动,当先锋、作表率,体现先进性。总之,要在层层贯彻,提出实施意见时,把支部建设的内容纳入重要位置考虑,着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功能深化和工作创新,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五是推进区域型党建。区域性党建,从国有企业本身的概念来说,是要树立党委服务基层,基层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的“三服务”理念,进一步开展党员责任区活动。更扩大一步,就必须以城区党建联盟、城乡党建结对为突破口,加强党建工作资源、经济工作资源、社会工作资源的共享,这一点,应该作为国企党建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总之,企业党建工作今后地位和作用的发挥,不应该是通过对资源与权力主导来实现,而是通过其所建立的科学领导体系、所聚合的党员、所动员的职工以及所领导的党组织顺畅科学地运转来实现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十七届四中全会视野下的国企党建工作新的着力点,既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我们必须在未来的工作中,树立“加法”是加强,“减法”也是加强的理念,开启国企党建工作发展的新篇章。

 

(作者为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党工部部长)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