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经济党校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将案例教学这一由哈佛商学院首创的教学法引入党员干部培训教学中,通过增加学员参与“头脑风暴”,引发思考,共享经验,有效提高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推动党校教育管理。
对第五期处级干部轮训班的学员来说,新的教学方法给了每位学员发挥、展示和提升综合能力的舞台。近日,本期轮训班在9月5日首次案例教学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调整教学形式和讨论方式,又连续组织了两次案例教学课,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为了增加学员的参与性,在分组讨论基础上,每个学员都撰写发言提纲,在课堂上每位学员至少有一次发言机会。
在“大通关,让上海口岸与世界先进口岸同步”案例教学中,学员们通过熟读相关资料,把握“大通关”的内涵,了解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结果,联系各单位工作实际,深层次思考如何使一项重要决策“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如何创新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如何面对新问题、新矛盾的挑战,提出进一步完善决策的良方。在案例分析交流过程中,大家围绕科学发展观,从中央、地方、部门的职能定位到体制、机制、法律、技术、创新等不同层面和角度,针对“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各抒己见,使案例教学的形式和现场效果“渐入佳境”,受到指导老师丁宗圣副教授和案例编撰单位市外经贸委黄峰处长的高度评价。
在“锅炉爆炸炸出监管盲区”案例教学中,学员们针对案例相关问题,围绕“公共安全与政府监管”,研究如何加强公共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提高在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公共安全问题处置能力,充分表现了学员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诸方面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