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海市经济党校第六期处级干部轮训班赴湖北调研的教学计划安排,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干部处肖惠敏副处长(正处)的率领下,我们全体学员于4月13日至4月16日前往武汉进行学习调研。在武汉学习期间,我们前往省委党校听取了邹德文教授《金融危机背景下湖北经济发展研究》专题讲座;参观了中国移动湖北公司移动信息化体验馆,听取了武汉移动吴副总经理的企业发展报告;参观了江南三大名楼之首——黄鹤楼,瞻仰了辛亥革命纪念馆,并来到三峡大坝,亲身体验了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观,全体学员深受教育和启发。三个小组在参观后分别进行了讨论,畅谈感受:
第一小组认真讨论了邹教授的讲座,并结合在湖北的所见所闻,对湖北省的经济发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归纳为如下三点:
1、湖北省目前的经济发展比较好,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高新技术产业挺强,百姓的幸福指数较高。从湖北省的经济发展看,我们更加有信心,全国上下,攻坚克难,中国的经济是不会垮的;
2、湖北省在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措施是结合实际的,规划清晰,特别是“对接中央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鼓励产品省内循环”的措施是非常好的,依托武钢、东汽等大型企业,鼓励产业纵向一体化的决策是正确的;另外,湖北省是个农业大省,“一带二圈”开发第三产业,是比较有特色的。同时也希望湖北省依托长江,依托中部地区的交通枢纽,以农业现代化及配套为定位,开发旅游资源,振兴湖北经济;
3、金融危机对全国各城市的影响还是有差别的,湖北省是中部地区,内生型经济特征明显,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产学研一体化较好,是湖北省经济发展的优势;而上海是沿海城市,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还较困难,是上海市经济发展的劣势,但上海整个经济的发展要优于湖北省。由此得到启发:湖北省和上海市能不能进行战略性合作,能不能优势互补,发挥各自的优势,促进湖北省、上海市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
第二小组普遍认为这次湖北的考察活动点少面窄,时间还不够,都感觉意犹未尽。通过参观大家首先觉得虽然湖北和沿海城市相比,经济差距比较明显,但是正因为如此,国家提出的年内“保八”任务还是很有可能实现的。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的投资,由于内陆还有很大的潜力,投资相对会比较容易见效。同样,反思上海,上海目前首当其冲面临结构转型,传统的投资已经很难对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这就更要求上海的同志要敢于为先,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在全国做出表率,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带动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继续走在全国各省市的前面。这既是挑战也是责任。
大家同时都认为三峡大坝非常壮观,值得一看,科学、雄伟、壮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参观了辛亥革命纪念馆,心情很激动。而宜昌的城市面貌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到宜昌经济发展的很快,是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显现。
最后小组成员一致认为这次参观考察活动组织严密,服务到位,纪律严明,生活上照顾的非常好。
第三小组就13日至15日在湖北的考察活动交流了体会。
大家普遍认为,通过听取湖北省委党校战略与省情研究室主任邹德文教授的《金融危机背景下湖北经济发展研究》,了解了全球金融危机通过“资金链”、“产业链”、“景气链”对湖北经济传导的多方位影响,并看到了湖北省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和措施。讨论中,大家觉得,湖北省的应对措施对于当前上海经济建设很有启发和借鉴意义。不少学员结合各自企业的当前困境、发展前景、软硬环境和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状况分析,交流了本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更进一步树立了克服困难、勇挑重担、直面危机、重振企业的信心和决心。
此外,大家对参观考察湖北省移动通信武汉分公司印象较深,认为,通过对移动公司的实地考察,以及对当前先进信息技术的实际体验,更进一步了解了信息化是如何助力企业打造低成本高效益运营体系,并且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国民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的,从而更加深了对当初曾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邵志清副主任讲授的《加快经济和信息化融合促进产业创新发展》讲座的直观理解,对进一步思考上海经济的信息化、产业化发展颇受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