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前分包队伍的现状
近年来,由于施工企业走向市场以及用工制度的改革,企业内部职工组成复杂,大批的分包队伍临时工介入到施工项目中来,而且逐渐成为基建施工项目不可削弱的力量,加上分包队伍临时工素质低,盲目蛮干行为和侥幸心理明显,为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带来巨大事故隐患,给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几年来施工企业发生的人身伤亡事故中,分包队伍临时工发生的起数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事故的发生给职工思想情绪造成波动,施工企业声誉造成影响,因此,加强对分包队伍的安全施工管理是施工企业的当务之急。
二、分包单位存在的普遍问题
由于基建施工企业具有流动性大、施工场所变换频繁、野外露天作业、环境复杂、交叉立体作业多等特点,大多数分包队伍一般招用农民工。在招用时只图其身强力壮,能吃苦耐劳,没有经过专题的安全培训,进场时虽按规定要求,对他们进行安全生产的三级教育,但时间上的确保,安全技能上的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往往是在安排工作时才简单交代要注意安全,但怎样做才能保证安全他们就一无所知。——这就反映了第一问题在于:“安全意识差”。
平时到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时,常发现一些分包作业人员高空作业不绑扎安全绳、带,当批评他们时,他们总是说:“绑安全绳没什么意思,干活挺不方便的!”由于他们缺乏安全生产知识,工作时对事故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差,盲目蛮干,导致事故的发生。
——这就反映了第二个问题:“安全技能差”。
三、在施工现场出现的问题
一)、总包放松对分包队伍的安全管理
对分包队伍人员发生的违章、事故考核不严,担心分包队伍发生的事故占本单位安全指标,便草率处理,私下了断,上级部门对这些行为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作为考核事故,因此造成一些企业只重视正式职工的安全教育和管理,而对分包队伍则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平时只交代工作任务,没作安全交底,有的单位甚至违反规定与分包队伍签订协议时明确不管发生任何伤亡事故,均由分包队伍负完全责任。工作时更没有派人安全监护,让他们随心所欲,随意作业。对分包队伍安全管理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
二)、分包队伍多数从事危险性大的工作
施工企业普遍对脏、苦、累、险的工作都发包给别的施工队伍来完成,特别是上下层交叉作业、高空作业、高危作业等部位施工,基本上以分包队伍为主。这些特殊作业安全系数小、危险性大,是整个施工过程中事故多发环节,一旦安全防范设施跟不上或没有做好安全技术交底,没有严格执行安全监护,那么伤亡事故就有可能时有发生。
三)、分包队伍的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差
一些分包队伍施工的内容没有落实安全施工措施,没有做好施工现场安全防范设施,没有给施工人员提供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工器具。不少的施工人员在“二无”----无安全网、无安全带的情况下进行高处作业;在无防护面罩的情况下进行电焊作业;给施工人员使用质量不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导致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因安全防护设施不到位而不断地受到伤害。
四、对于分包管理所采取的对策措施
在分包管理上我遵循的两个原则:
在分包管理上,我们一定要遵循工程分包,管理不分包;只给机会,不给优惠的两个基本原则。杜绝我们将工程分包给他们,同时他们将安全文明施工反包给我们的不良现象。
一)、加大对分包队伍的管理,建立优胜劣汰的管理机制,以“谁施工谁负责”为理念,对专业分包、劳务分包的单位,提出了具体的安全管理要求。
二)、突出“和谐”,将分包单位纳入企业的班组管理
1、将分包单位纳入我们同等班组的安全管理,所有单位进入项目后,项目部除进行安全教育外,发放《班组学习台帐》、《安全员记录手册》,做到统一、规范。
2、所有的安全教育、学习和预案的演练,要能合理、有序地组织分包单位全员参加,做到一视同仁。
三)、分层次进行现场督查和处罚
1、对于现场的检查,要求各分包单位必须做好自身区域的安全自查,在自查的基础上,要求专职安全员认真地巡查,每天在《安全员的手册》要写明巡视的地点、检查出的问题;是否开具《隐患整改单》;是否有口头提出的旁站整改的;每月现场的隐患、违章照片多少都作为对安全员的考核。
2、对于现场查出的安全隐患,都要按“三定”原则,认真督促整改,对于现场查出的重大安全隐患、严重违章的和无方案施工的,必须要求施工单位停止施工,待设施其全,措施落实、方案审批后,方可施工,并对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按照《公司安全文明施工的奖惩条例》进行处罚。处罚分包单位的负责人,形成上下齐抓共管
四)、每月对各分包单位进行安全管理的评价和提示
四、深入分包管理的思考
一)、在分包队伍的安全管理中是否存在“关卡效应”,是否存在有以下五个方面的表现。“关卡效应”原是一个医学名词,指某些药物经肝脏代谢后,进入人体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药效降低的现象。
1、卡在形式主义上。是否存在往往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并没有结合本项目的实际,进行检查、整改,导致安全管理流于形式。
2、卡在安全意识上。是否存在对安全设施不够重视,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没能彻底整改。安全意识淡薄,对其他单位的安全事故置若罔闻,而对本项目的安全工作则盲目乐观、自信,等安全事故发生后,才如梦初醒,而那时悔已晚矣。
3、卡在安全技能上。是否存在部分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安全技能低下。日常管理和操作中眼高手低,对操作技能一知半解,有的甚至一窍不通,管理中心存侥幸,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4、卡在安全管理上。是否存在对待安全生产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对于规章制度,“二十年不曾见其眉目有何改变”。制度建设滞后,内容不完善,执行不严格,事故的发生也就在所难免。
5、卡在经验主义上。是否存在一些项目的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上,不注重及时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工作中,不按照施工方案、安全程序和标准操作,一味抱残守缺,凭经验办事,也是导致安全事故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二)、侧重对分包队伍安全指标的收集和考核
1、安全指标的收集:
要用计划来管理,要用数据来分析,采用数据分析,将每一分包队伍在项目中安全隐患、违章和处罚等情况,进行客观的统计、汇总和排名,作为上级部门对合格分包商的考核依据。
2、安全指标的考核:
通过数据的分析,可以有效地反映各分包队伍在安全管理的基本情况,立出监控的重点,对于重点的要采取教育、停止施工和清除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