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天地 > 组织建设 > 稿件
把党的组织建在工地上
2007年10月11日 13:45
来源:中国华能集团华东分公司  作者:刘树民  

    华能上海电力检修公司是一家从事高参数、大容量发电机组检修的专业单位,工作性质决定了人员高度的流动性,如何在不断变幻的工程项目上搞好党建工作,是检修公司党委必须面对的课题。几年来,公司党委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每次工程项目,检修公司要出动上百号人甚至更多,倘若遇上机组大修,外出参加机组检修的同志平均在350人以上。如何带好队伍,完成检修任务,检修公司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认识到:越是生产任务繁重的时候,越是要重视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越是在讲究企业经济效益的时候,越是不能够削弱了政工干部队伍的建设。公司新的领导班子非常重视党的工作,无论外接任务大小,无论项目产值高低,为了带好职工队伍,树立华能检修公司良好形象,充分发挥工地党组织和党员的核心和带头作用,确保检修任务如期保质完成,在每一次的对外承接工程项目中,除了成立工程项目经理部,配备专职项目经理及其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以外,还要在工程点上根据外出职工和党员情况,在工地建立党的组织,或设立工地临时党支部,或设立工地临时党的小组。设立临时党支部的,则配备临时专职党支部书记,成立支委会;设立临时党小组的,则配备临时专责党小组组长。项目临时党的组织肩负管理工程点上的党群工作和职工思想教育工作,确保了外出职工队伍的稳定,确保了项目工程任务按时保质完成,同时对某些地区社会环境比较复杂而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项目工程点上的综合治理工作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检修公司党委为此还制定了《项目工程点临时党支部书记工作任务》制度,以指导项目临时党支部书记工作。项目临时党支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项目部工作,为项目经理和工程管理人员集中精力搞好设备检修提供了有力保证,从而受到工地项目经理的欢迎和称赞。项目临时党支部与项目经理部同时建立,同时开展工作,同时在工程项目竣工以后完成使命。

    如何搞好工程现场党建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1、把党的组织建在工地上,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制度创新。过去,电力企业无论组织体制还是生产管理都比较固定,基本没有经常性的人员变动情况,党的组织根据行政建制建立,党员管理比较单一。现在,电力企业发生了很大变化,电力检修作为独立的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职工收入,必然要走向市场。走市场经济发展的道路,必然给我们党员管理带来新的课题。党的建设和党员管理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和真正建设好党员队伍。几年来,华能上海电力检修公司始终在这方面进行着探索,从而摸索出把党的组织建在工地上的方法。

    检修公司参加外出工程大修,由于工程的工期长,任务重,人员多,一般情况下都要成立工地党的组织,而且工地党组织到了所在工地以后,党组织负责人都要带着公司党委发文前往所在单位的党组织报道,自觉取得对方党组织的工作指导。工地党的组织只有在公司党委和所在地党组织的工作领导和帮助下,党组织工作才有目标,党员结合生产实际开展活动才有内容。

    2、把党的组织建在工地上,是保证党员受到经常性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之一。党员经常性教育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对于巩固和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不断提高党员素质,对于建设学习型政党、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员受到经常性教育,体现了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体现了党建工作紧紧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一主题,体现了突出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的重点。在实际工作中,华能上海电力检修公司切实体会到,把党的组织建在工地上以后,由于加强了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在工地上的每一个党员,思想政治素质(也就是平常我们说的觉悟)就是比较高,党的组织意识和党员意识增强了。他们不但能够自觉按照公司和工地党的组织要求,自觉遵守工地纪律,而且能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企业整体利益,为树立华能检修公司形象起带头示范作用。

    3、把党的组织建在工地上,增强了党员工作能力,使党员更好地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工地党的组织,除了在进驻工地前组织党员和职工进行动员,提出党内要求和工地工作纪律,在工程结束后进行工作小结和党内评议,在工地工程进展的过程中,工地党组织根据公司党委和所在单位党组织意见,组织党员组织生活会,摆生产任务形势,让党员知道生产过程面临的困难,适时提出工作要求,及时提出党员阶段性任务。党员按照工地党组织要求,积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自觉联系自己周围群众,发挥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用自己模范行动带领群众认真完成生产任务,从而保证了项目工程保质按期完成。

    4、把党的组织建在工地上,可以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一般说,搞行政生产的同志,不是不关心职工,毕竟生产任务已经够忙了,又是组织生产,又要应付业主各种关照,确实没有精力顾及其它事情。有了工地党的组织,在生产生活中,群众一旦遇到困难,发生思想问题,以及工地的后勤保障就有了关心的人。如,在工地上曾经发生有一位职工的老父亲病危住院,儿子正在工地工作,他一脸愁眉苦脸,非常焦急,工地支部书记知道以后,及时与单位工会联系,派员护理,及时转达公司问候,及时与工地上职工进行情况通报,使职工和家属非常感动。外出工作,职工家庭发生诸如家属生病、老人小孩无人照看的情况经常会发生。工地党的组织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不仅给职工解了燃眉之急,也稳定了职工队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给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创造了和谐向上的必备条件。

    5、把党的组织建在工地上,促进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工地党组织除了做好党员组织建设和职工队伍管理,做好职工的思想教育以外,还在工作休息时间,积极组织职工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丰富了工地职工业余生活。如,我们每到一个工地,党组织就到公司工会把过去用过的期刊借到工地上,让职工阅读;到公司工会领一些棋、排、球,组织职工开展活动。我们在利港电厂曾经组织党团员共同过组织生活,开展职工业余文艺表演;我们在嘉兴电厂曾经开展精神文明共建活动,双方党员结队,共同为对方在工程项目中的表现进行评议;我们曾经在汕头电厂组织篮球友谊赛。总之,工地党组织在工地上,充分利用可能的条件,让职工的业余生活过得充实、有意义。适量适当的业余生活,既减少了职工在工地外出可能带来的麻烦,也丰富了职工在工地上的精神生活,促进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