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天地 > 精神文明 > 创建动态 > 稿件
2010年度好人好事:“生命的世博”200名癌症患者圆梦世博盛事
2011年1月13日 15:57
来源: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2010年8月8日,上海世博会开幕100天和北京奥运会开幕2周年的特殊纪念日,位于世博浦西园区的信息通信馆也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参观者。200名参与“生命的奥运”的癌症患者,两年之后,再次相聚中国移动上海公司多名志愿者与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携手共谱的“生命的世博”,由公司志愿者全程陪同共游世博,凭借社会爱心的支撑继续对生命的守望。公司希望基于生命的层面,将奥运、世博盛事联结起来,为世博盛会留下一笔宝贵的人文财富。

  从2003年申奥成功开始,“健康活五年,北京看奥运”成为鼓舞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成员与病魔抗争的精神支柱。2008年,在奥运门票非常紧缺的情况下,上海公司将200张门票送到了俱乐部癌症患者手中,开展包括赠票、爱心结对、圣火助威、体育大会、圆梦北京等历时5个月的“生命的奥运”爱心传递活动。200名志愿者同“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奥运助威团”成员进行爱心结对,帮助这一特殊群体储备体能、培训奥运知识,圆满完成期待5年的“相约奥运”梦想。“生命的世博”活动现场通过短片,再现了公司志愿者与癌症患者共圆奥运梦想的多个感人画面,感动了现场每一个人。

   “医学上将五年定为癌症治愈期,通过上海移动的帮助,2008年至2010年的两年间,我们近200名癌友幸运地先后亲历了奥运会和世博会这两次最大的世界盛会,特别幸福开心。”癌症患者代表之一的王阿姨对来自中国移动上海公司的关爱感激不已。

  为继续守望生命,公司志愿者再次牵手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成员,为癌症病人提供世博知识培训、3G畅游、“红马甲”等“生命的世博”特别服务。每位移动志愿者将和癌症患者分享世博历史知识、介绍各国场馆及服务游客便捷游世博的移动信息化产品等,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世博会的背景以及各国场馆的概况,体验更多的游博快乐。移动志愿者代表将送“博”上门,手把手引导行动不便的癌症患者在家通过手机,从中国移动和世博局合作推出的“世博无线官网”上就能掌握世博园区的实时动态。进入园区,癌症患者可以找中国移动园区“红马甲”人员获得世博参观指引、轮椅推行、陪同讲解、世博出园交通引导服务等服务,参观信息通信馆时,每一位癌症患者都可通过俱乐部或园区“红马夹”服务人员进行预约,走VIP通道轻松观展。

  现场的爱心互动中,三位癌症患者走到台前分享了自己收获关爱,继而积极抗争病魔,乐观守望生命的爱心故事,相互鼓励。曾参与火炬爱心传递的癌症患者沈涌林第一个走到了台上,拿出在“生命的奥运”活动中与上海公司总经理郑杰的合影,讲述当时的圆梦经历。当主持随后介绍完11年来一直受到上海公司关爱的孤儿林清楚后,现场更是暖流涌动。两人和上海公司总经理郑杰一起合影,留下新的爱心记忆。近九十高龄的王汝霖教授由公司志愿者马良陪伴上台,分享他个人的奥运故事和世博精彩,接过马良送上的世博护照,计划一起游览世博会,收集世博印章,表示“此生无憾”。特别是在“爱的寄托”讲述中,曾参与“生命的奥运”活动,现已故癌症患者邱海娣的爱人来到现场,替邱海娣圆梦,向中国移动表示感谢。当病友与志愿者代表共同唱起邱阿姨生前最喜欢的《相信爱》,唱出他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时,全场每个人的眼眶里都闪动着泪花。

  上海公司还与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互赠了世博画轴、G3阅读器、TD固话,及癌症患者亲手制作的世博纪念瓷盘等礼物。

  一位癌症患者称,无论是2008年的奥运会、还是2010年的世博会,两次全球瞩目的超大型盛会的举办,都显示了中国人的力量,到现场感受中国人为世界创造的精彩,是“自己有限生命里获得的最大满足”。8月8日的“生命的世博”观博过程中,200名癌症患者由公司志愿者担当贴身“导游”,首站便来到了中国馆,还在中国馆前留下了最具纪念意义的世博合影。参观展示未来通信科技的信息通信馆时,200名癌症患者发出阵阵赞叹,他们拿着展馆首创的展演设备ICT手持终端收集“梦想灯笼”、在飘着“雪花”的无限梦想剧场里观赏特效电影、和TD-LTE技术支撑的“天线海宝”机器人合影,忘却疾病困扰,完全沉浸在了感受科技精彩的快乐中。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