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到10月12日是一个别有意义的十一长假,这十三天里,我幸运的成为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运会的志愿者,幸运的与中国代表团田径队的运动员们结缘于上海,幸运的与他们共同经历着许多感人的瞬间。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纯洁和善良,看到了奋斗和拼搏;而我,在奉献的同时,也倍感充实和快乐,度过了一段前所未有的幸福旅程。
十三天里,我和许许多多的志愿者一样,忙碌而热心地扮演着“保姆”、“姐姐”、“老师”、“朋友”的角色:就餐时,为他们端茶倒水;打闹时,帮他们化解矛盾;情绪低落时,帮他们找回信心;生病时,带他们就医取药;比赛时,为他们加油叫好;聚餐时,与他们共同欢歌。如果说“智障人士是上帝的笔误”,那么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一份心去弥补人间的缺憾,让智障者不仅享受家庭的温暖,更能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怀,让他们真正走出自卑,获得自信,真正的融入社会。
特奥会在和谐的气氛中圆满落下帷幕,我的服务工作也暂告一段落。我为能参加这项意义非凡的活动而感到骄傲,也为能与运动员们共享快乐而觉得幸福。也许今生我与他们不会再相遇,也许相遇时他们已经淡忘了我,但与他们相处的的点点滴滴却已化作一串闪亮的珍珠,珍藏在我记忆深处。这段充满了爱心、理解、尊重、关心的志愿服务旅程带给了他们快乐,带给了我幸福。
微笑是信任的催化剂
9月30日,初次与他们相识。一个小姑娘引起了我的注意。她瞪着大大的眼睛,怯生生地环顾着四周,一只手还紧紧地抓着同伴。看得出,她对这个陌生的环境即有着欣喜和新奇,又略带着紧张和不安。无意中,我们的目光相遇在一起,对视了几秒钟。凭着学生时代曾经为智障者服务时积累的经验,我试着缓解她的紧张情绪。我微笑地看着她,走到了她的身边,弯下身子轻轻的说:“欢迎到上海来哦,等了你们很久了!”她似乎从我的话语中找到了期待已久的依靠,紧紧地抓住了我的手,开心地笑了。那一刻,我觉得很幸福,一个善意的微笑,让我们之间很快建立起一种默契。
用心的关怀让我成为她们的朋友
比赛的前一天,两名天津的运动员身体不适,经医务室初步诊断后,决定送医院仔细检查,由我负责陪同。在就医的过程中我发现,她们害怕医院,认定一到医院就要打针输液,吓得频繁地上厕所;看到医生拿着针管走过来,嗖的一声,推门就跑,嘴里还喊着:“我不打针,我不打针!”情绪很激动。在我和教练的安慰下,她们的心逐渐平静了下来,接受了医生的检查。其中一名运动员经化验需要输液,我便留了下来,陪在她身边。忙碌了两个多小时,就医基本结束,经过联系,决定晚餐根据她的口味送餐到宾馆她住的房间。回宾馆的路上,她问我,“谢谢姐姐一直陪着我,你晚上吃什么呢,你饿着肚子回家吗?”这声简单的问候,让我心里觉得暖暖的,连续工作十余个小时的疲惫感全无了踪影。用心的关怀温暖了她们,也让我成为她们的朋友,满满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鼓励给了她拼搏的勇气
比赛中,一个女孩上吐下泻病得很厉害。在大家的悉心照料下,她的病情有了好转。她是个十分瘦小的女孩,话不多,却很懂事。在一次与她的交谈中,她告诉我:“姐姐,我不喜欢跑步,好累。” “那为什么选择这个项目呢?”我问道。“老师帮我选的。”她说。我半开玩笑地问她:“这次病的那么厉害,或许可以不用跑了哦?”她看看我,不语。停了一会儿,她抬起头问道:“姐姐,我能拿金牌吗?”“当然能,”我轻轻的拉住她的手,“一万米长跑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你这么勇敢,只要参加了,肯定能赢,相信我!”她抿着嘴信任地看着我,使劲地点点头。比赛那天,她状态极好,最终不负众望,以坚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心完成了全部比赛,并拿到了两块金牌。看到我时,她兴奋地扑到我的怀里:“姐姐,我真的赢啦,你看,我的金牌!”那一刻,我们激动地紧紧拥抱,她天真灿烂的幸福笑容是我收获的最珍贵的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