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天地 > 精神文明 > 文化建设 > 稿件
上海石油打造国内外友人的家
2010年5月31日 16:03
来源:中石化上海石油分公司   

  中国石化上海分公司齐爱加油站,离世博园的直线距离不到500米,往南不远便是园区E片区3号门。站长康华告诉记者,我们正在努力把油站打造成了一个服务于国内外友人的家。
      
  “greet的意思是‘欢迎’”,工作之余,康华总会抽出时间辅导油站员工的英语,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以便更好的服务外国友人。

  吕耀君是位不惑之年的老员工,他的上海话说的特别流利,总能热情的与来加油的上海客人攀谈。可是如果碰到了外国客人,吕耀君的上海话就派不上用场了。尽管公司近期下发了《世博英语一百句》的小册子,并组织大家学习。可老吕一提起英语就总是不停摇头,张不开嘴。

  面对这样的状况,康华在工作之余,总会耐心的辅导老吕,甚至想出了用上海话发音标注英文单词的巧办法。两三个星期下来,老吕在碰到熟识的上海客人时,还不忘幽默的道一句“May I help you?”

  仅仅掌握基本的日常用语和业务术语,只能解决有限的问题。实际的工作当中,总会遇到更为复杂的情况。康华给记者讲起四月初发生的一个故事:

  四月初的一个午后,一对金发的老夫妇走近了油站便利店。两位老人的对话引起了他的注意。“Confused,get lost……” 零星的几个词语让康华意识到,这对老夫妇似乎碰到麻烦了。于是,他主动走上前去,用英语向两位老人询问道:“有什么可以帮你们?”

  带着一份惊喜,一份诧异,正在低声交谈的两位老人仰起脸,看着这个身着工作服,面带笑容的年轻人。

  经过沟通,康华了解到两位老人要前往上海轻纺市场。两位老人只知道轻纺市场的英文名称,坐上出租车也没有办法跟司机沟通。康华赶忙拿来纸笔,为两位老人写下了轻纺市场的中文名称,并告诉他们,只要告诉司机到纸上所写明的地点就可以了。送走了这对老夫妇,康华又接着开始忙自己的工作。

  十多分钟后,收银员冲康华道“站长,你看,他们还在路口站着呢。”康华顺着收银员手指的方向望去,可不是嘛,正值中午下班的高峰时期,虽然路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却鲜有空闲的出租车。这对老夫妇在烈阳下时不时的挥手,却始终打不到车。

  “站长,反正轻纺市场离这边也不远,走个十多分钟也就到了。要不我给他们画张图吧。”收银员提议道。

  想了想,康华摇摇头“轻纺市场那边的指路牌挂得较高,老年人不一定看得清,而且路牌是中文的,你画出图来,他们两位老人家也很难找到啊。咱中国不是有句古话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都到了咱上海,到了咱中国石化的油站,就帮人帮到底吧。”

  “我开车把他们送过去吧。”放下手头的活,康华将自己的车开到路边,邀请两位老人上车。康华的热情让老夫妇喜出望外,一路上连声道谢。“没什么,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两位老人下车之后,才想起还没有问过这个好心人的名字,只是看到康华身上那身整洁的工作服和中国石化标志,举起大拇哥说道:“Sinopec Good!”
 
  他告诉记者,他正在准备一些双语的标识,准备世博会的时候放置在油站中、便利店里,让外国友人看得明白,石化员工理解的清楚。随着世博会的脚步日益临近,齐爱油站也将做好准备,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友人服务。

  采访结束后,康华指着站内张贴的上海市区地图说:“你看,上海市有许许多多的油站,在地图上它们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小点。我希望能和全站的加油员工一起努力,让齐爱加油站变成最亮的那一个!”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