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工商系统的纪检监察工作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为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强化监督检查,并以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为契机,把开展工商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反腐倡廉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取得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但如何把工商廉政文化建设好,特别是如何在基层工商所中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笔者进行了一些深入的探索与思考。
工商廉政文化建设是整个工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工商系统在整个社会活动中构建惩防腐败体系的一项主要举措, 是针对工商行政管理活动中可能引发腐败等问题抑制的一种有效途经和环节。用廉政文化的有效载体、形式、手段等教育措施使文化的激励、引导、规范、凝聚等作用在系统的每一个个岗位上能够得以充分体现和发挥,以教育引导人、以制度规范人、以监督约束人等举措,积极营造以廉为荣的氛围,促进了工商廉政文化建设的职能到位。
一、紧扣时应主题,突出系统特点。紧扣时应主题就是要扣紧“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主题,认真贯彻中央《实施纲要》和中央纪委的有关文件精神,要通过各种形式,使“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主题深入人心。突出系统特点,即要突出工商所基层监管执法体系的特点,又要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基层工商所的廉政文化品牌。为此,基层工商所的廉政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工商行政执法和市场监管的基本职能,不断提升廉洁执法理念,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具体:一是要继续弘扬与时俱进的工商敬业精神。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和勤廉统一的工商廉政文化,客观上要求我们的思想观念、工作措施、行为规范必须立足长远,与之适应,并不断赋予其廉政勤政清白的内涵和要求;二是构建执法为民的工商价值观念。作为工商干部,手中或多或少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只有执法为民,廉洁奉公、促进发展、服务全民,打击一小撮,规范一大片甚至一个行业的工商价值观念,才能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的勤政廉政高效的职能部门;三是树立高效务实的基层工作作风。我们讲廉,是在原则的前提下优质、高效服务条件下的廉,绝不是无原则、低效率、低水平服务条件下的廉。作为行政的管理者和服务者必须务实高效地服务;四是营造公正廉洁的工商从政氛围。加强工商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大力营造廉洁从政意识和从政氛围。工商干部不断接受中华民族优秀廉政文化的熏陶,不断冲洗思想上的污秽,筑起为民、务实、清廉的精神堡垒,做到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
二、结合实际,创新载体。要结合基层工商所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坚持因地制宜,百花齐放,形式多样,各有特色的工商廉政文化,不搞千篇一律,追求实效地工作作风。一是主体要延伸。工商廉政文化建设不但需要自身的拓展,还要延伸到每一位干部及其家属、延伸至红盾维权点和辖区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市场、商场、学校、社区等行业和领域,渗透至社会的方方面面;二是形式要多样。以政风行风监督员走访、座谈会等形式,推行联系企业、联系个体工商户制度和企业回访、案件回访制度,组织专门人员定期开展送廉政文化进社区、进市场、进企业、进学校等活动,大力开展廉政知识讲座、廉政知识辅导和工商法律法规宣传等;三是加强宣传。要充分利用地区电视台、报刊、网络、宣传册等形式,向社区大力宣传基层工商所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取得的成效,烘托渲染工商廉政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四是抓教育。要以内部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对全体党员、干部进行党纪政纪制度、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权力观教育,激发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利观、利益观、道德观。坚持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党纪政纪,加强集中教育,邀请纪检监察机关、检察部门领导给干部职工上反腐倡廉课,以案说法,教育干部,提升自律形象;五是创新载体。如举办执法形象摄影、廉政书画展。以举办宣传工商执法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廉政文化摄影、书画等优秀作品展评;其次开展干部家庭“廉内助”活动,把廉政文化建设延伸到干部家庭,扩展到干部的“八小时以外”;其三是开展读书思廉活动。开设廉政文化教育室,定期组织干部读一季一书、读廉政书报、杂志,组织开展读书思廉心得体会比赛,对优秀文章给予通报表扬;其四是开展征集反腐倡廉格言、警句活动;其五是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实践、参观学习活动,观看廉政影视片;以正、反两方面形式开展教育,做到警钟长鸣。
三、完善廉政网络,健全制度体系。通过建立健全学习教育机制、廉政网络机制,把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干部的学习、工作、生活融于一体,从而建立起“抑制腐败的自律机制”;通过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运用制度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强对行风政风建设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和重点对象的监督,从而建立和完善“抑制腐败的制约机制”。通过制定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强化对基层工商所执法行为、执罚程序、窗口服务规范的执法检查,把违反廉政制度和职务任免、经济处罚相结合,通过建立一系列有关述职述廉、日常督察廉政建设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自律”的良性机制,充分发挥制度在防范和克服腐败现象中的重要作用,真正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使工商廉政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具体:一是要建好“教育网”。突出强化“四种理念”教育。即:和谐监管理念教育。和谐监管是一种人性化监管方式,明确执法的目的性,以解决好执法的动机问题。在法律法规授权范围内,采取合法、积极、适当的行为,实现有限监管、适度监管和综合监管;诚信工商理念教育。要通过执法的公平、公正、公开来不断提高工商部门的社会诚信度;服务发展理念教育。“发展是第一要务”,要不断教育工作人员积极把握发展先机,以创先达优的精神状态,谋求地区经济的发展;勤俭节约理念教育。在内部管理上提倡精细化管理,崇尚节约,反对浪费,树立良好的节能意识。以上述方法和内容来开展教育,形成一个廉政教育制度,并得以贯穿落实,才能筑牢拒腐防变的道德防线,从而夯实廉洁从政之基;二是建好“规范网”。要从规范窗口接待和社会公务活动等方面入手,以开展“双优窗口”评比、执法形象、规范用语等活动,促进规范,以制定廉政准则、日常行为规范、仪表规范、服务行为规范、廉洁行为规范、执法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使干部的一言一行均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道德的准绳上运行;三是建好“监督网”。设置廉政警示和监督热线。在每个干部的工作平台上设置廉政警示,时刻提醒干部筑牢防腐堤坝;如在节假日来临之间,向全体干部发送节日廉政短信,时刻提醒干部的自律行为;其次是重点做好对执法案件、行政收费、行政许可、对消费者投诉处理情况、对工商执法人员举报办理情况的监督上,通过不良现象查找制度上的不足,再进一步来完善制度;其三是加强社会监督。让社会各界参与监督,努力使基层工商所的党风廉政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向社会开设廉政监督热线电话,接听、记录社会各界对工商廉政建设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接受公众监督;其四是加强对工作时间之外的监督。“八小时之内清楚、八小时之外自律”。除了落实重大事项报告制,礼品、礼金上缴登记制之外,落实谈话制度坚持性。谈话不仅仅是发现问题,而是沟通了解干部的思想动态;四是建好“制度网”。廉政制度是廉政文化规范化的表现形式,加强廉政制度建设,是廉政文化建设取得实效的有力保障,只有通过严抓实干,坚决纠正不正之风,才能使廉政文化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才能树正气、保廉政。实践证明,只要抓住容易滋生腐败的环节、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充分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廉洁自律制度、政务公示制度、执法监督制度、规费收缴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监督检查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集体决策制度, 廉洁自律提示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才能使工商廉政文化建设真正落到实处、抓出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