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突发事件党政干部读本 |
2009年10月21日 17:40 来源:红旗出版社 |
|

内容提要 : 本书从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迫切需要出发,详细介绍了突发事件的特征、类型、级别与周期;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原则、一般程序、保障体系;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体制、机制和法制;突发事件的预防;应对突发事件中的决策、沟通与心理干预;全面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预防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等方面基本知识和能力要求。附录包括: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 此外,每章除正文外,都设有“资料链接”、 “案例点评”等,文中穿插了大量图片、资料、统计图、流程图等,大大增强了可读性。
编辑推荐 :
恩格斯说过,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 ——胡锦涛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显著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必然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大力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要认真总结抗震救灾的成功经验,形成综合配套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建立健全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提高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胡锦涛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工作,重点加强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就业和社会保障、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促进社会稳定、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的立法。 ——温家宝 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目录 :
引言:当我们遇到“黑天鹅”
第一章 突发事件的特征、类型、级别与周期 一、突发事件的特征 二、突发事件的类型 三、突发事件的级别 四、突发事件的周期 案例点评:SARS危机及其应对
第二章 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二、时问第一的原则 三、信息公开的原则 四、注重程序的原则 五、灵活变通的原则 六、协同应对的原则 七、科学应对的原则 八、合法应对的原则 九、适度应对的原则 十、预防为上的原则 案例点评:陕县“七二九”矿业淹井事件及应对
第三章 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体制、机制和法制 一、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体系 二、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体制 三、应急管理运行机制 四、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制 案例点评:日本大阪神户地震应对及启示
第四章 突发事件的预防 一、开展应对突发事件培训 二、普查和消除风险隐患 三、加强信息预警和报告工作 四、组织必要的训练与演习… 案例点评:印度洋海啸与没有设防的海岸线
第五章 应对突发事件的一般程序 一、识别并隔离危机 二、迅速启动相关预案 三、及时汇报与公布真相 四、果断处理各种问题 五、动员社会力量和引导舆论 六、做好善后和危机转化工作 七、总结、评估事件与应对 案例点评:伦敦地铁爆炸事件及其处理
第六章 应对突发事件的保障体系 一、人力保障 二、财力保障 三、物资保障 四、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 五、基础设施和科技保障 六、人员防护和治安维护 案例点评:抗震救灾中的高科技
第七章 应对突发事件中的决策、沟通与心理干预 一、应对突发事件中的决策 二、应对突发事件中的沟通 三、应对突发事件中的心理干预 案例点评:松花江水质污染事件
第八章 全面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九章 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第十章 有效预防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