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展望 |
2009年11月6日 19:06 来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

每个年度的《全球经济展望》都探讨了经济发展的水平与现状等重大问题。它们都与低收人和中等收入国家密切相关。过去几辑《余球经济展望》对发展中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国际和地区贸易自由化以及移民和侨汇对r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进行了考察。2008年的《全球经济展望》探讨了发展中国家技术扩散的步伐和决定因素。
今年《全球经济展望》的出版,正值全球经济处于十字路口上:全球经济正从一个由发展中国家引领的非常强劲的持续增长期朝着极大的不确定性转变,这种不确定性由植根于高收人国家的、震撼全世界金融市场的金融危机造成的。商品市场也处于十字路口:许多情况下,商品的价格在2007年达到了异常高的水平,而2008年初却急剧下降了将近一半。
这次危机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意义也被极大的不确定性所笼罩。最初,发展中国家对于2007年和2008年七半年的金融动荡的反响是有限的。但是,从2008年9月以来,银行危机的加剧、几家会球性金融机构的崩溃以及新兴市场债券利差的急剧扩大,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前景大大逆转。这些事件构成了一种无序的调整,前几辑《全球经济展望》是将这种调整作为一种风险来探讨的。具体来讲,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它意味着发展将急剧减速,并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危机。
尽管衡量增长减速及其对经济和收入的近期影响非常重要,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也必须关注其所采取的政策回应的长期影响。因此,尽管反周期的政策可能有助于减少增长减速带来的短期成本,但是还要必须细心地尝试着做出谨慎的反应,以避免危及长期财政的可持续性以及经济增长的前景。至于正在到来的可能较为严重的增长减速,发展中国家有望在危机过去之后重拾增长的势头。
在过去两年里,当来势汹汹的紧张状况最初形成然后扩散时,商品市场始终尤为动荡不定。商品涨价的范围和急剧上升的幅度促使人们产生了对以下问题的关注:世界已经进入一个商品短缺的新阶段——担心最近价格的急剧下降仅仅是因为这种短缺得到了部分缓解。商品长期供需的前景表明,尽管商品价格可能高于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的水平(那时候的价格由于供应过剩而被压低了),但最近出现的高价格不可能成为新的标准。从长期来看,对商品的需求预计不会超过供给。即便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人预计会继续迅速上升,但在人口增长减慢的同时,全球GDP也在增长。其结果是商品需求扩张的步伐放缓。假如商品使用与生产的效率像过去几十年那样继续得到提高,供应就应该与需求保持同步。
但是,要使这样一种积极的结果变为现实,还必须得到政策的支持。尤其是最近几年农业产量下降了。除非发展中国家政府与援助机构采取实实在在的措施,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研究与开发以及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投资,否则,全球农业生产率增长的步伐将会减慢。随之而来的就是食品价格的上涨,现存粮食自给自足的许多国家(值得注意的是它们也是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将变成大的粮食净进口国。在能源方面,遏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政策将通过加速供需双方向着清洁能源的实质性转变,从而有助于减少对碳氢化合物资源的消耗。如果能够成功地减缓仝球变暖的步伐,也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防止农业生产率在2l世纪后半叶遭受较大的损失。
商品价格最近的上涨对生产国和消费国的政策制定者提出了挑战。令人鼓舞的是,商品生产国看来在管理其意外收人方面已经比过去谨慎多了。它们中的许多国家不再根据收入增长的幅度来安排消费,而是将这种收入的较大份额节省下来——从而减少了在当今商品价格(以及全球增长)下降的情况下,它们必须以顺周期的方式削减支出的可能性。然而,那些具有新发现的商品福利的国家,或者那些新独立的商品丰富的国家.还没有见到类似的限制支出的情况.并且在最近的衰退中可能会遭遇到更多的困难。
粮食价格的上涨估计会使全球贫困人口的数量增加大约l .3亿一1
.55亿人。大多数国家通过扩大现有的社会安全网络计划,对粮食危机做出回应。鉴于营养不良的加剧可能会引起深远而长期的后果,这些计划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是,在许多情况下,这类应对措施的针对性不强,而且花销很大。如今,粮食价格日益下降,各国有必要采取措施改进其社会福利系统,以使它们能够更具有针对性,并在下次类似危机来临之时,额外的支出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对贫困的影响:
在国际层面上,必须采取措施,以防止商品生产国通过采取出口限制或者通过扣留来自全球市场上的货物而使商品短缺的状况恶化。制定一个国际方案以分享关于私人和公共存货的信息,并对它们的管理加以协调,这在危机时刻是一件值得探寻的问题;同样.为国际食品援助计划筹集的资金也应更具有可预测性,各援助机构应该得到信贷资助,以使其能侈以它们目前不能采取的方式对未来的粮食紧急状况做出迅速回应。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