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员之家 > 作品长廊 > 综合 > 稿件
我们与共和国同成长
2009年11月10日 17:13
来源:沪东中华造船公司第一事业部  作者:张翼飞  
  作为在建国之初出生长大的一代人,虽然不能亲身体验老一辈革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热情,但我们能够真切的感受到这些年来国家的经济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是一个在沪东中华这片土地上工作了32年的老职工,见证了沪东中华快速的发展的30年。回想当年,造船仅靠单一的手工焊,效率低、强度高,且很难有突破。记得是在83年左右,工厂开始出现二氧化碳焊。当时只是在车间内场做一些零星部件的焊接,并未见其效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工厂承接出口船舶的增多,同时伴随着与国际先进造船行业的接触与了解,工厂看到了差距,意识到改进和推广高效焊接工艺将是推进造船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87年,工厂与日本三井造船株式会社签订了焊工研修的合作协议,开始了与先进造船企业的长期合作。在第一批研修生回国以后,工厂成立了第一个二氧化碳小组,开始推广二氧化碳焊接工艺。今天看来,这一抉择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据不完全统计,公司目前在民用船舶上二氧化碳焊的使用率已占到90以上。同时通过引进和自主研发,公司二氧化碳焊工艺不断有突破,二氧化碳半自动角焊机、二氧化碳气电垂直自动焊、二氧化碳双丝焊等高效焊接工艺的相继使用,大大提升了公司造船生产能力。
   
  焊接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的发展也催生了焊接技术的发展。由于首次承建52000吨出口储油轮,工厂拿到了美国ABS船级社管子全位置节点焊最高级的6GR级焊接证书,取得了建造高水准出口储油轮的资质;为了提高生产能力,扩大造船总量,适应造船大发展的需要,公司不断发展各种高效焊接工艺,使二氧化碳焊接技术在全国保持领先;为了建造LNG船,公司又化大力气投入焊工的学习与培训,使沪东中华再次领先国内同行,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企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我们个人的成长,本人更是受益匪浅,让我有机会不断攀登技术高峰,并在比赛中脱颖而出;是公司不断开发新产品,推广新技术,给我们提供了施展本领的广阔舞台,也让我有机会远赴日本研修,开拓眼界;公司“导师制”、“拜师学技”活动的开展,更为公司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在生产经营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此我有着深刻的体会。1994年开始担任焊接导师的我,通过导研活动的开展,先后为公司培养出焊接高级技师5名、技师10几名、高级工数十名,其中更不乏获得过全国技术能手,总公司技术能手和在各级别焊工比赛中摘金夺银。我本人也从一个技校毕业生,成长为一名焊接高级技师,还先后获得了上海市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上海市优秀技师、中华技能大奖、上海市十大工人标兵、上海市劳动模范、中央企业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