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员之家 > 作品长廊 > 综合 > 稿件
钟情中华
2009年11月10日 17:34
来源:上海烟草包装印刷有限公司  作者:周圆媛  

吾国之名,唤曰华夏;浩瀚神州,黑瞳玄发。
不须晦涩,毋用复杂;吾民住国,泱泱华夏。
                          ——题记


  敲响那一排铜质的钟,浑厚而清亮的音韵,穿越悠悠岁月,在河之洲,水之湄,山之阳,海之滨,激起层层涟漪,荡响阵阵回音。我独爱这浑厚质朴的钟声,音色沉,而意蕴深,正如一条幽静的河流,水面如镜,却深达百米。我想这也是最朴实真挚的祖国之爱吧,不必表于行,却深谙于心。

  中国,一个承载了上下五千年的名字。新中国成立,短短六十年,不过千年历史长河中区区一瓢,却在弹指一挥间,造就中华大地的沧桑巨变——仿佛一只昂首高啼的雄鸡,唤醒拂晓的沉寂;仿佛一条冲天腾飞的巨龙,叱咤时代的风云;仿佛一头威风凛凛的猛狮,尽显神州的气概……
历史的钟声时高时低,时远时近,在不知不觉中,响彻了六十年。时间,对于一个初入社会的年轻人而言,是一支沉甸甸的画笔,它勾勒出愈加稳健的步伐和趋于成熟的人生轨迹;对于一个欣欣向荣的企业而言,是一块明晃晃的透视镜,它映射了曲折盘旋、坎坷艰辛的企业发展之路;对于一个蒸蒸日上的国家而言,是一本厚厚的教科书,它记录了荣辱与磨难,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光荣与梦想。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惟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正是凭借着这种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中国人民才能够排除万难,换来祖国欣欣向荣之貌。

  在这不寻常的六十年里,有多少悲壮,有多少感动,有多少梦想,有多少光荣,伴随着高亢激昂的钟声,深深地镌刻在中国人民的心里,写进了共和国的历史画卷: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1984年7月29日,许海峰射落了中国奥运史上的第一枚金牌,中国实现了奥运金牌0的突破;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2003年10月15日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送上太空;2008年8月8日,北京成功申办第28届奥运会。

  钟声渐行渐远,心绪也随之远行。我们的丰衣足食,我们的幸福安康,这一切的一切怎能离开前人的复出?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打下的天下,祖辈们在一穷二白的年代为我们奠定的基础,父辈们用汗水在改革开放的日子里拼搏。我们所能回馈的只有对祖国更深更厚的爱,对祖国更好更多的风险。朝气蓬勃、信心十足是我们年轻人的特质,但这并不等同于浮夸与骄傲,我们更是肩负重担,任重道远的一代。

  沧海桑田,古埃及的文明已凝固成阳光下无言的石柱,古印度的史迹早就成为为地底尘封绝缘的神秘印记,而沉稳敦厚的中华之钟仍然屹立不倒,一次又一次奏响时代的强音。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