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员之家 > 书评 > 稿件
民族文化与网络传播的成功嫁接
2009年11月11日 08:12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作者:杨志刚  

——读斯力长篇小说《县委组织部长》
  

  

image

  最近,我省作者斯力一部以清水江流域社会风情为背景,反映县乡官场生态的现实主义作品迅速窜红各大网络。小说最初以《组织部长》参加新浪第四届原创大赛青春文学奖,从2800多部小说中脱颖而出,斩获优秀奖,点击率达1700多万。后在搜狐也受到热捧,搜狐原创频道奖励基金把斯力评为第二十四期优秀作者第一名。小说被上百家文学网站转载,引起了出版界的关注,10多家出版社竞争小说的出版。

  斯力来自黔东南清水江岸的苗家山寨,长期在苗族地区从事教育工作,后辗转在一些行政部门任职,拥有深厚丰富的基层生活经验。这部小说就源于这些生活的积淀。

  通过阅读作品,可以发现到小说受到热捧的几个原因。

  富于特色的文化背景。作者把小说的背景置于清水江流域苗侗等民族原生态文化背景上,这是一个不可复制的文化背景。一个有生命力的作家,一生都在寻求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在作品极力表现着自己所崇尚的文化依归。斯力把自己的文化视角和生态背景深深地根植于苗疆腹地,把民族原生态文化视为一种精神依归,并试图把传统民族精神融入现代社会背景中,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道德核心要素,成为对主人公进行道德洗礼的强大力量。作者甚至刻意用了一些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词,如“大地乡”、“南江镇”,城市则为“南原”,意为南方之江,南部高原。

  现实主义力量。作品在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表达方式上,融入了时尚的表达元素。把人们关注的升迁、金钱、道德、理想等关键词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诠释。阅读这样的小说,感情被一次又一次地打动,神经被一番又一番地绷紧。面对作者展示的社会真实,我们在为主人公的命运而担忧同时,又不得不掩卷沉思。主人公韩江林在各种“潜规则”面前碰壁而不放弃,执著于人生理想,让人们为之感叹。

  这部小说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史知识。网络阅读已经成为重要的阅读形式,读者的层次和水平相对前几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斯力是一位具有较深厚文史哲知识的作者。在这部小说中,随处可见充满史学意味的典故,充满哲学思辨色彩的语言。这种表达方式,对于一些年轻的,需要补充这方面知识的读者,无疑是一道美味大餐。因此,许多网友把小说中的精彩段落,摘录在自己的博客和空间中。

  《县委组织部长》为我们提供了另类的阅读,是传统民族文化题材与现代文化传播要素的成功结合,也是我省作家在网络化平台成功的一个范例。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