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关注 > 稿件
上海石化连续10年致力于人道救助
2011年1月13日 15:37
来源:上海石化   

  2010年10月20日,上海石化收到一本由上海市红十字会寄来的荣誉证书,感谢公司在人道救助、爱心关怀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与证书同时寄到的还有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上海市分库的感谢信。信中说:“上海石化热心公益,践行人道主义,在红十字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中,领导模范带头、职工自觉行动,公司上下积极响应、踊跃参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弘扬红十字精神作出了积极贡献。”

  收获这本荣誉证书不是偶然,因为从2000年开始,上海石化就有许多员工加入中华骨髓库。从2006年至今,上海石化已有沈波、宋卫华、傅建松、毛俊等四位员工捐献了造血干细胞,相当于上海市每50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中,就有超过1人来自上海石化。一个企业如此高的捐献比例,与上海石化建立的从宣传、入库、支持捐献、奖励这一良性运行机制是分不开的。

  一、 广泛宣传,引导员工奉献爱心

  加强宣传,让更多的员工了解干细胞捐献,加入骨髓库是公司持续致力于人道救助的前提。从2000年开始,上海石化利用报纸电视、召开座谈会、讲座等形式,对造血干细胞的用途、捐献过程以及捐献的意义等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充分调动起员工加入中华上海骨髓库,为社会奉献爱心的热情。2001年时,在中华上海骨髓库可供配型血样较少的情况下,上海石化已有近400人报名成为骨髓捐献志愿者。随后,公司持续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入库的报名活动,如今已有1600多名员工加入了到中华上海骨髓库,超过了在岗职工总数的十分之一。

  二、 做好服务,支持员工奉献爱心
   
  做好服务,全力支持捐献者,是公司持续致力于人道救助的保障。从2006年开始,上海石化陆续有四位员工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从得知配对基本符合开始,公司就加倍关注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及时调整他们的休息时间,给予必要的休假,同时还帮他们解决一些困难和问题。如:上海石化第二例捐献者化工部的宋卫华,捐献期间,由于孩子生病夫人要留在家里看护。为了保障捐献的顺利进行,公司立即安排了他的同事全程陪同宋卫华进行捐献。

  三、 建立机制,激励员工奉献爱心

  明确职责,建立相应的机制是公司持续开展人道救助的基础。公司从2000年开始,就逐步建立起由文明办总体协调,团委组织宣传发动,总务部、工会和捐献者所在单位做好相关工作的工作机制。公司规定,每位捐献者捐献时,公司文明办、总务部、工会、团委、二级单位的负责同志必须到场。捐献者回家休养期间,公司领导必须前往慰问并送上奖金。而捐献者的事迹作为当年度的上海石化“十佳”好人好事,在报纸和电视上广泛进行宣传,并再次从精神文明奖励基金中拨款加以奖励。

  在10年的人道救助历程中,上海石化已经形成了乐为社会奉献爱心的人道救助氛围。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