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
船舶让世博更美好——从长兴造船基地到中国船舶馆
2010年7月12日 17:45

  12月3日22点15分,上海取得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消息传来,举国欢腾。当时,九院公司领导就意识到江南造船厂整体搬迁到长兴岛的进程将加速推进,翌日就组织设计主师开始编制“新江南构想”,提前为搬迁做规划建议。九院公司的积极主动得到了中船集团公司的肯定,如愿承担了长兴造船基地的规划设计与项目总承包。

  2005年6月3日长兴造船基地一期正式开工,我们见证了基地从一片荒芜的芦苇荡变成高吊林立的现代工业厂区的全过程。2008年6月3日,江南火种传到了长兴岛,仅用3年时间我们就完成了中国规模最大、最现代化的船厂建设,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长兴基地的提前建成,也为世博浦西园区建设节约了时间。回顾这一历程,让人感慨万千,正是无数建设者的日夜奋战和付出,才取得了让人如此骄傲的成果。但结束了长兴基地建设,还没来得及稍作调整,我们就又投入了世博会“中国船舶馆”的建设中来。

  九院公司作为前期策划、项目管理和设计单位,“倾全公司之力”精心打造中国船舶馆。在原江南造船厂的基础上,九院公司提出了保留大跨度厂房的设计理念,展现中国民族工业之美的“龙之脊,景之最” 设计方案得到了各方的认可。由于是旧厂房改造,碰到的困难和技术问题也比较多, 180多根“龙之脊”,每根“龙骨”重3.93吨,由2毫米厚的钢板组成,每制造一根“龙骨”就要用掉2.4万个钉子,其中有1.8万个特殊尺寸钉子要从日本进口;弧线形观景斜廊,既要考虑到江边风力荷载,又要尽可能提高玻璃幕墙的采景效果;高峰时期现场最多时曾出现过12辆吊车和2辆履带吊车同时工作的壮观场景;但靠着集体的智慧和不屈的奋斗精神,一个个难题都顺利解决了。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大家都在为世博会默默奉献,许多人长期驻守在现场连一次节假日都没有休息过。九院公司项目经理顾伟亲自坐阵最艰难的部位协调指挥,即使生病发高烧吊盐水也不声不响,第二天一早依然奋战在现场。总建筑师陈云琪对项目设计质量严格把关、一丝不苟;结构设计倪建公大胆创新,在龙之脊、屋顶膜结构方案优化上,采用先进的张悬索结构体系,最大程度确保了斜廊的观景效果,为世博会浦西园区创造了绝佳的景观资源。为了赶节点,无论设计还是施工人员,人人加班加点毫无怨言。项目部成员个个吃苦、人人争先,没有一次向困难屈服。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船舶馆的建设按期完成并如期向观众展示。正是有着千千万万像我们一样的世博建设者的顽强努力,执着追求,世博会才有今天如此绚烂的展示。为了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我们将继续无怨无悔付出。

 来源:上海船舶工业公司    作者:蔡燕国
中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