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中国电信业的起源地之一,上海电信自1871年开办电报业务起,已穿过一个多世纪的风云。6月23日,上海电信博物馆正式开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为上海电信博物馆题字;原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和中国电信集团老领导周德强为博物馆揭牌;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振武,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炜,上海市政协副主席钱景林,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总经理王晓初,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尚冰,上海通信管理局局长姚士成,上海电信总经理张维华、党委副书记陈鸿生等出席。
上海电信博物馆立足还原历史本貌,由电报通信、市内电话通信、无线通信、长途电话通信、综合荟萃五个部分组成展示内容,以珍贵的史图,丰富的实物结合多媒体技术简明地透视出上海电信从起步到壮大的发展轨迹,是上海电信的百年缩影。展馆一期面积约1300平方米,特设于1921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外滩建造的电报大厦(今延安东路34号),和展陈内容浑然一体,不失为一处完整的文化遗存。
上海电信博物馆的建设历程经过了三选馆址,九易大纲,最终历时五年建成。内有珍贵的通信老设备、老器材和历史图片,还有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可让观众参与的科普项目。参观者可以系统地回忆上海通信业的发展历史,比如从莫尔斯人工发报到卫星地球站建成,从长波电台开通到移动电话使用,从磁石电话出世到海底电缆敷设;可以形象地看到老一辈人曾经耳熟能详的场景,比如清末时期留着长辫子的中国报务员在拍发电报,上世纪30年代的114查号台的前身,上世纪80年代弄堂口的公用传呼电话站。走遍电信博物馆,可以深刻地感受到通信业不仅从侧面反映出上海这座城市的文明进程,而且推进了上海的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
博物馆开馆同时,主办方在博物馆临展厅还特别举办了上海电信卡展览。上海电信卡自1988年诞生后,在发展过程中,以其设计精美、图案绚丽、内容丰富、涵义隽永而逐步赢得人们青睐,从而突破服务范畴,在实用价值基础上衍生出观赏、收藏价值,由此形成一种独特的电信卡文化,成为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食粮。此次展览共展出电话卡3500多张,主要由“记忆电信”、“卡说上海”、“华夏文化”和“放眼世博”四部分组成,通过电信发展变化、上海城市变迁、中国文化底蕴,来展示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里的万象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