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观博指南
如何"扫馆"方能"过目不忘"
2010年10月6日 11:40

  上海世博会开幕已有5个多月,很多人早已不止一次入园参观。然而伴随看馆数量的增加,一些参观者发现,对于其中部分展馆的展示内容开始记忆模糊;还有人出了某个场馆以后,根本不知道刚才是在哪个馆。究其原因,还是参观质量不够高。如何做个“世博达人”,做到“过目不忘”?
  
  参观前:想好“最期待的馆”
  
  世博开园至今,那些“热门馆”早已广为人知。然而“热门馆”动辄排队数小时,要在有限的参观时间内看遍“热门馆”,显然不太可能。事实上,世博会中的每一个馆,都有可圈可点之处,或许哪个根本不用排队的“冷门馆”内,就有最为打动你的东西。
  
  乌克兰小伙奥力克斯是乌克兰馆的一位工作人员,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也爱去其他场馆转转。他向游客们建议,每个人要提前搞清楚自己想去的是什么馆。你小时候梦想去的是哪个国家?你最喜欢的运动员、歌手、作家、科学家是哪国人?你以后想去留学或者做生意的是哪个国家?最近哪些国家的事件是新闻热点?你最喜欢的国外品牌或者产品是哪个国家的?你梦想退休以后会去什么地方旅游或生活?想好“最期待的馆”,就不至于盲目“随大流”了。
  
  参观中:记下“最精彩的点”
  
  注重数量而不重视质量,是很多参观者的共同特征。不少人入园后加入排队大军,总想着尽快看到更多的馆,可是好不容易排队进了场馆,却浮光掠影,草草了事。
  
  在奥力克斯看来,假设你从10时到22时,有12个小时在世博园。这段时间里,你可以快速跑到19个馆去,但是你很快就累坏了;还有一种方式是在这12小时里,用放松的态度,细细品味展馆,多问展馆工作人员几个“为什么”,多品尝品尝各国的美食,这样或许只参观了15个馆,但一定会有完美的回忆。
  
  参观中,你可在允许摄影的范围内拍下一张照片,或者留存一张展馆的明信片、宣传资料,都足以记下这个展馆中“最精彩的点”。
  
  参观后:温故而知新
  
  不少游客有这样的感受:在参观世博会以前,尽管做足了功课,阅读了大量介绍资料,但毕竟没有眼见为实,缺乏感性认识。一旦入园参观后,回头再来看看事先做的“功课”,大有恍然大悟之感。
  
  参观一次世博会,在集中获取大容量信息后,回家做好“复习”工作,也十分有必要。整理整理当时拍下的照片,认真阅读一下园区带回来的宣传资料,上网搜寻一下参观过展馆的新闻报道,都会有新的感悟。还有,上一下网上世博会(www.expo.cn),通过网络通道“故地重游”一番,也别有趣味。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张奕
中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