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精彩看点
88岁皮尔·卡丹打造世博舞剧并制作舞美和服装
2010年5月4日 12:18
  谁能相信,西装革履、语速飞快并不容人打断的皮尔·卡丹,已是88岁的长者。这位叱咤世界艺术界、时装界的大师,随法国总统代表团前来参加世博会,并为法国馆开馆。昨晚,他为世博会操刀制作舞美和服装的中法合作芭蕾舞剧《马可·波罗:最后的使命》也在上海亮相,卡丹被大气的音乐和上芭演员精湛的舞姿感动得热血沸腾,连声表示:“我太喜欢这个剧了!欧洲与中国文化的碰撞与交流,非常美妙!”
  
  昨天上午,接受媒体采访的皮尔·卡丹言简意赅地说出他的“世博印象”。他说:“跟随萨科齐代表团的行程非常紧凑,所以,我几乎是坐在车上看世博场馆的。我认为英国、德国、西班牙馆做得非常有特色,有的仅仅从外观上看你就会被迷住。”观念开放的卡丹并不对自己国家的展馆一律唱赞歌,他说,相比之下,法国馆显得比较朴素、低调。从外观设计角度看,尽管可能受到节能减碳因素的影响,但是他觉得法国馆“不够起眼、不够壮观”。他认为,现在在北京、上海有不少出自法国设计师之手的建筑作品,两种文化的借鉴和融合做得非常有想法,法国馆应该可以做得更有特色一些。
  
  此行,耄耋卡丹除了观博,还亲身投入了为世博制作舞台大戏的工程。他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把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到中国的“来”做成了一部音乐剧,因为他觉得身手矫健的文化大使马可·波罗也像一位“运动员”;上海世博会来临前,他一心把马可·波罗带着中国文化、经济“密码”,历经难关返回欧洲的“归”,打造成一部充满神奇色彩的原创芭蕾舞剧,并为此将欧、美、亚艺术家集结到上海,自己亲手打造舞美和服装,因为他认为“世博也是把各国文化带到中国、带到上海的一次奇妙旅行”,一古一今的两种文化流向,非常契应。
  
  皮尔·卡丹对于自己设计的舞美和服饰阐释说:“我想通过现代人和我的眼光来表现马可·波罗,舞剧里出现了‘卡丹风格’,但更具现代感,并考虑芭蕾演员穿着时的舒适度和灵活度。”卡丹透露,年轻时他也做过舞蹈梦,但是,他的艺术梦早已通过其他方式得到实现。“我在法国有4个剧院,做过500多场戏剧、芭蕾、歌剧等各种样式的演出,我非常看重文化交流。正是文化拉近了各个国家人们的距离,世博会就是如此。尽管现在还有战争等困扰人类的因素存在,但文化作为一种美丽的东西,可以把人的感情和心灵连在一起。马可·波罗的使命,在今天的法国、中国,在世界,也还是在进行中。”
  
  谈到年过八旬如何保持健旺的精力和活动,皮尔·卡丹一言概之:“秘诀就是一定要不停地工作。”
 来源:解放日报    
中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