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右一为晨报外籍世博宝贝、塞内加尔人苏达 世博记者
杨眉 现场图片
■进口矗立狮子,出口揭露当年的奴隶贩卖制度
■敲章处能遇到晨报世博宝贝
享有“西非明珠”美誉的塞内加尔昨天迎来国家馆日。来自塞内加尔的文艺团队,为观众带来了充满非洲热辣风情的鼓舞表演。 在国家馆日仪式上,塞内加尔商务部部长阿马杜·尼昂在致辞时表示,上海世博会期间,塞内加尔会努力展示在经济、基础设施、文化、旅游以及环境方面的种种优势。国家馆日活动是一个让世人更好了解塞内加尔各个方面的绝好机会。 塞内加尔人最爱传统摔跤 走入C片区非洲联合馆,一眼就会被人造叶丛中矗立着的威猛狮子所吸引,这就是传说中的“西非明珠”——塞内加尔馆。在塞内加尔,狮子不仅是王权地位的尊贵象征,还代表着自由独立的精神。 展馆内环列的图片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英雄雕像。他叫lajor,是领导塞内加尔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自由的斗士。 塞内加尔人热爱运动,他们最喜欢的体育项目其实不是足球,而是非洲传统的格斗式摔跤。在他们看来,这项运动更符合他们骨子里那种勇往直前、不服输的精神。在塞内加尔,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平民百姓或是社会贤达,都对传统格斗式摔跤情有独钟。很多塞内加尔青少年从小便开始练习传统格斗式摔跤,期望长大后能成为受国人尊重的专业摔跤手。 馆内可欣赏世界最粗的树 整个展区内的最大亮点,莫过于中间那棵高大的猴面包树模型。猴面包树以其诸多独特之处被塞内加尔人民奉为国树,凸显这一热带非洲古老民族独树一帜的审美意识。 树干高不过20米,但胸径却达15米以上,因而被认作是世界上最粗的树。粗大的树干中蕴含着丰富的汁液,时刻准备拯救沙漠中饥渴无助的探险者。 在一片荒漠中,如果看到猴面包树,就等于看到了生的希望,所以它又有“生命之树”的美称。 在大树树干的中空,有一间小屋子。游客可以走入小屋,欣赏当地特色的手工艺品。精致的手工艺品已经成为塞内加尔的一张名片。工匠仅凭简单的锯、砍斧、小刀、锉刀和砂纸等工具,就能制作出各式各样的木雕、骨雕制品,用各色非洲花布制作出来的布艺更是色彩斑斓、美不胜收。 展馆出口设计成“不归之门” 塞内加尔馆的出口依照塞内加尔的著名旅游景点,设计成“不归之门”。“不归之门”位于塞内加尔的戈雷岛,曾经是关押、贩卖奴隶到欧洲和美洲的主要集散地。中间的小门面朝大西洋,被称为“不归之门”。在三个世纪漫长的岁月里,约有1200万名奴隶从这里被运往海外。 现今,戈雷岛遗址被作为世界文化历史遗产留存下来,塞内加尔馆把这段人类最黑暗、最野蛮的历史作为展馆的出口,寓意深远。 敲章美女是本报“世博宝贝” 在非洲有句流行语“马里的帅哥,塞内加尔的美女”,塞内加尔是盛产非洲美女的国度。据说,这里的女孩成为“非洲小姐”或欧洲名模的数不胜数。 在塞内加尔馆里就有一名身材高挑、容貌美丽的黑人姑娘:苏达(Soda),她还是本报最近一期的“世博宝贝”。苏达既是塞内加尔馆的工作人员,也是一名上海大学的留学生。在馆里,她主要负责为游客敲章。 对于“塞内加尔盛产美女”,她似乎也是第一次听说。苏达笑着说:“可能是和气候有关吧。”据说,塞内加尔的气候既没有非洲南部的闷湿,也没有非洲其他内陆国家的干燥炎热,对女孩子的皮肤甚为受用。 在上海的这段日子,让她记忆最为深刻的便是上海的冬天。“因为塞内加尔没有冬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