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下午,在江南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创建145年之际,迎来历史上首艘“功成名就、光荣还乡”的著名船舶———“远望一号”航天测量船。今后,“远望一号”将入驻中国船舶馆,成为中国船舶馆的镇馆之宝。
中国船舶馆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远望一号”荣归江南故土后,将作为上海世博会中国船舶馆二期的一个组成部分,停泊在位于浦西世博园江南造船厂原址保留的2号船坞中,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化事业胜地,进一步拓展、延伸船舶馆的展项和内涵。
中船集团公司总经理谭作钧表示,回顾“远望一号”的历程,可以用“生逢国家亟须关头,功在大国崛起之际,退于世博盛世之时”三句话来形容。他说,“远望一号”不仅是祖国航天事业的骄傲,也是中国造船人的骄傲。从此,“远望一号”又将开始启发、教育后人“热爱祖国、为国奉献”的新里程,在老江南、新世博的土地上,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远望一号”档案
“远望一号”航天测量船是由中船集团公司下属的708研究所开发和设计,江南造船(集团)公司制造的第一代综合性航天远洋测量船。
该船于1977年8月31日建成下水,使得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4个拥有远洋测量船的国家,标志着我国航天远洋测控事业的开端。总长191米,船宽22.6米,船高38米,平均吃水7.5米,满载排水量21157吨,主要担负卫星、飞船和火箭飞行器全程飞行试验测量和控制任务,享有“海上科学城”的美誉。
1980年5月,“远望一号”测量船会同17艘舰船拉响远征大洋的第一声汽笛,在南太平洋执行远程运载火箭科研试验任务,快速、准确捕获目标并成功打捞出数据舱,实现了我国航天测量从陆地到海洋的历史性跨越。
1999年11月20日,“远望一号”测量船作为远望号船队布阵三大洋的第一棒,圆满完成“神舟一号”飞船定轨、太阳帆板展开等一系列测控任务,实现了从海上卫星测控到载人航天测控的跨越。30余年来,“远望一号”累计出航44次,海上作业2600余天,安全航行44万余海里,9次停靠5个国家的5个港口,圆满完成远程运载火箭、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载人飞船等57次国家级重大科研试验任务。
2008年9月,“远望一号”测量船圆满完成“神舟七号”飞船和委内瑞拉通信卫星海上测控任务后,于11月12日安全返回祖国码头,完成收官之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