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精彩看点
澳大利亚国家馆《姊妹》讲述澳中女性的杰出成就与梦想
2010年3月22日 11:45



用来放映《姊妹》的高科技钻石型大屏幕

    为庆祝国际妇女节,今天上午,上海世博会澳大利亚国家馆举行其主要展示内容之一——纪录片《姊妹》的预告片发布式。这部小型纪录片由澳大利亚电影制片人Annie Venables带领一支全部由女性组成的制作班底在澳中两国拍摄完成,讲述了21名澳大利亚和中国女性的工作与个人生活,以及她们在不同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影片将在澳大利亚馆第一活动区坡道上环绕的高科技钻石型大屏幕上放映。

    据介绍,这部历时近一年完成的纪录片展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杰出女性,在科研、创新、慈善、商业、艺术、环保和文化等领域的不懈努力和杰出贡献,凸显了澳中两国女性的共同点和相似的经历,也表现了她们致力于为社会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梦想和努力。片中记述的人物有照顾受伤野生动物的志愿者、年轻的发明家、大熊猫养育员、环境保护主义者,以及教孩子如何用新鲜食材自己做饭的厨师等。

    今天发布的预告片里介绍了影片中的两位女性:来自澳大利亚北领地的知名艺术家Gulumbu Yunupingu和来自中国山东剪纸世家的朱曼华。这两位优秀女性尽管相隔万里,但都怀有创作、保护和传播传统艺术的激情和梦想。

    Gulumbu Yunupingu是居住在澳大利亚北领地阿纳姆地的雍古族人,她的艺术作品在巴黎盖•布朗利博物馆等全球各地巡回展出,作品《Garak》(当地语中意为“宇宙”)则将在澳大利亚馆中展出。《Garak》由三根纪念柱组成,在装饰上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结合了传统的雍古土著设计与现代的诠释。

    Gulumbu Yunupingu这样介绍她的作品和灵感,“小时候,我喜欢仰望星空,觉得每一颗星星都有躯体和精神,苍茫夜空中所有的星星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我看到父亲在树皮上留下的星星图案和我们的族群,这些都让我想到宇宙。我希望把宇宙描绘下来,凝固在作品中,让我们的子孙看到他们生活的这片美丽的土地和人与自然的联系,希望他们能保护好这片土地。”

    朱曼华出身剪纸世家,对中国传统剪纸艺术倾注了无尽的热情。在过去50年里,她不断创造剪纸艺术形象,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她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创作的《喜鹊登梅》,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剪纸作品,由6只喜鹊和2008朵梅花组成。“我经常创作到深夜,但是不觉得疲劳,因为我热爱中国的传统剪纸艺术,希望这一艺术能流传下去。

    谈到拍摄《姊妹》一片的经历和心情,制作人Annie Venables表示,“我为这些女性共有的气质所倾倒,她们对工作充满激情,聪明而有包容心,坚信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在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无所畏惧。虽然澳中两国有着不同的文化和历史,但是通过她们,我看到了可以将我们联系在一起的共通点,希望我们的观众在看完纪录片后能坚信自己,成就梦想。”

 来源:世博网    
中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