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精彩看点
法国与世博会世纪情缘 平添法国国家馆日别样魅力
2010年6月22日 15:06

  6月21日,上海世博会法国国家馆日。在众多的国家馆日中,法国国家馆日由于法国与世博会绵延一个多世纪的“特殊情缘”而平添一份别样魅力。

  法国馆馆长方可告诉新华社记者,从1855年到1937年,巴黎先后7次举办世界博览会,成为欧洲举办世博会最多的城市。每一次巴黎世博会都留给世人难以磨灭的记忆:传世的艺术瑰宝不断涌现;标志性的建筑令巴黎魅力不朽;而在这里首次展示的各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创造,则深深地改变了世人的生活方式。

  地铁造福巴黎

  今天的巴黎市,四通八达的地铁是居民出行的最爱。而谁又知道,其最初的发展正是缘于1900年世博会。

  19世纪中后期,巴黎城市交通状况日益恶化,而地铁建设项目由于法国政府与巴黎市政府之间的意见分歧一直处于搁置状态。1900年世博会的临近让政府有了紧迫感:巴黎当时的公交设施根本无法满足数千万参观者的需求。1898年10月,巴黎地铁1号线动工。这条于1900年7月通车的地铁线路,承担了世博会不同园区之间的运输任务。如今,巴黎地铁已发展至14条线路,并增加了巴黎大区高速铁路网,而地铁1号线依然是这个庞大交通网络中最繁忙的线路之一。

  此次世博会落户上海,同样促成了当地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完善。地铁4、6、7、8、9号线都直接服务世博会区域,此外还开通了世博专用轨道线——地铁13号线。在政府的努力下,集地面、地下、水上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已初步形成。这不仅方便了数以千万计的世博参观者,更能惠及未来的上海市民。

  铁塔见证历史

  今天装点着巴黎的许多代表性建筑,都与世博会有着或深或浅的渊源。作为法国标志性建筑之一的埃菲尔铁塔,就是源于1889年的巴黎世博会。

  1889年是法国大革命胜利100周年,法国政府决定为这次世博会征集一个能够显示国家实力的标志性建筑。在众多设计方案中,年轻设计师居斯塔夫·埃菲尔的金属拱门塔最终脱颖而出。在这届世博会上,约200万人登上了铁塔。而这座标新立异的钢铁巨物,直到1930年都保持着世界最高建筑物的纪录。

  100多年来,埃菲尔铁塔静静地屹立在塞纳河边,见证巴黎历经时代变幻而留下的每一个印迹。

  除了埃菲尔铁塔,巴黎许多建筑都贴着“世博”的标签。从塞纳河上的亚历山大三世桥到铁塔下的战神广场,从美轮美奂的夏佑宫到奥赛博物馆,这些经典作品就像一颗颗珍珠至今仍在巴黎各处熠熠生辉。

  电影闪亮登场

  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法国吕米埃兄弟用手摇的放映机展示了电影。尽管机器噪音巨大,画面也十分简单,但是观众津津乐道于这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事物。同时展出的还有可以连续显示相片的放映装置和新型感光胶片,这些为后来的电影放映机提供了技术模型。

  电影的问世,同时要归功于19世纪后半期出现的记录声音和影像的技术,特别是爱迪生的发明贡献。1889年的巴黎世博会上,展出了爱迪生发明的留声机。这个能将声音记录下来的机器,为电影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此次世博会之后的若干年里,法国电影业迅速崛起,迎来了法国电影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

  红酒扬名世界

  法国葡萄酒与世博的“邂逅”始于1855年。这一年的世博会上,法国官方首次公布葡萄酒分级制度。

  19世纪初,法国葡萄酒行业发展迅速,但其产品的海外销售并不理想。此时,适逢第二届世博会在巴黎举办,主题是农业、工业和艺术。第二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要求在世博会上筹备一个法国葡萄酒主题展,同时要求对来自主产区波尔多的酒庄进行分级。分级制度的推出保证了葡萄酒的稳定高质,逐渐获得世界各地市场的认可,从而奠定了法国葡萄酒的世界名酒地位。

  此次上海世博会,葡萄酒同样是法国馆的一张“名片”。据悉,今年9月已被定为世博会法国馆的“葡萄酒月”。届时,来自法国最知名的葡萄酒产区波尔多、梅多克、贝尔热拉克的数百种佳酿将在法国馆内连续展出一个月。

  当然,法国馆在本次世博会上的“名片”远不止是葡萄酒。7幅价值连城的国宝级画作、正宗法式大餐、国际一线品牌服饰等,无一不刺激着参观者的兴奋点。方可说,通过上海世博会,法国的方方面面被更多中国民众所熟知,同时法国各界人士也来到上海亲自体验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影响力已经让世界瞩目。

  世博会传承着经典,也创造着经典。从上海回望巴黎,百年前的世博会为巴黎打开一扇与世界相通的窗口;如今世博接力棒传至上海,也必将成为连接中外经济发展、文化思想的桥梁,让更多中国特征被世界铭记。

 来源:新华网    
中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