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期待自己从事的宇航型号,尤其是探月工程的展品能够在世博会上展览”,从事嫦娥三号型号科研管理工作的史敏辉略显羞涩地对记者说,“这是我的一个梦想。”作为本届世博会“太空家园馆”的志愿者中的一员,他届时的分工可能是太空家园馆的讲解工作。 
  今天下午,和他一样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的160多名的上海世博“太空家园馆”运营管理团队和志愿者在闵行航天城举行的出征仪式上宣誓。该院院长朱芝松向志愿者授旗。 
  从事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的调度工作的谢红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陈,志愿者的选拔竞争激烈,通过了院部的层层选拔。他还提到,风云气象卫星也将继2008年奥运后为上海世博提供气象保障服务,世博期间公众可以通过每天的天气预报和气象保障服务“看”到风云三号卫星的影子。 
        目前,志愿者已经接受了严格的岗前培训,内容涉及世博知识、语言、礼仪、专业技能等。其中,近60名员工组成的志愿者团队是馆内接待工作的主力,全部属于“80后”并且大多数为本科以上学历并具备双语交流能力。 
  出征仪式上,该院党委书记李明福对志愿者提出寄望,他表示深知服务世博的工作繁重艰巨、安全保障要求高,希望志愿者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以出色的工作展示新时代航天人的风采。 
        据悉,航天精神也是岗前培训的重要项目之一。3月19日,所有志愿者来到我国第一枚探空火箭升起地方,在老一辈航天工作者的现场讲解下,重温50年前的辉煌,接受航天精神的洗礼。 
        由于世博运营是一种动态管理,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还制定了38份应急预案,确保在意外事件发生时能做到及时应对。这意味着世博“太空家园馆”运营管理工作正式启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