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志愿者风采
志愿者就是“活地图”--世博志愿者工作体会
2010年5月14日 16:26


  在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开幕的第一天,我作为城市服务站点的一名志愿者正式上岗了。当第一次穿上水蓝色的志愿者服装,心中油然生起一种别样的光荣和自豪感。百年梦圆世博,能作为一份子参与其中无比荣焉。

  志愿者就是“活地图”

  我们的站点位于长寿社区较繁华的地段亚新生活广场,每天人来人往的客流成百上千,大家的问题也是“千奇八怪”、“五花八门”。几天服务下来,接受咨询最多的便是周边交通问题,所以就有志愿者自嘲为“活地图”。其实要做好“活地图”,可着实不容易呢!较为常见的就是“世博园区怎么走”、“乘坐什么交通最方便”等等,对此早有准备的“同仁们”可谓信手拈来、应答如流。不过同样的问题答上数百上千遍,也难免让人口干舌燥、“聊之无味”。好在大家轮流应对,都能做到耐心应对。

  当然咨询非世博资讯的问题也不少。比如有游客问过“狗粮在哪里买”、“灯具哪里买”之类的问题,让我们哭笑不得。还有“玉佛寺在哪里”、“丽晶大厦怎么走”等等等,所以站点志愿者不仅要熟悉世博的相关资讯,对站点周边的交通、环境也要熟悉。最怕也最尴尬的就是“好心帮倒忙”给人指错路的情况了,不仅让游客走冤枉路,自己也要“后悔莫及”。附近的一家世博特许商品零售店由于某些原因拆掉了,头几天我们没有及时了解到这一情况,直接导致了一些游客“兴致而去,失望而归”。为了减少这些情况,大家“苦练内功”,尽可能地把问题回答得更加准确,更加有把握。遇到实在棘手的“难题”,即时通过站点的电脑搜索,尽可能给游客带来帮助。

  此外,时不时也会有可爱的老外前来咨询。他们的问题一般集中在一些著名旅游景点上,志愿者除了要在脑中反映出交通路线外,还要能准确清晰地用英语表达出来,事先不做点功课确实会一时反应不过来呢。还有遇到聋哑人或者方言较重的游客,可能就需要借助纸笔沟通,帮忙勾画临时交通地图。为了尽可能帮助到每一位前来咨询的游客,站点还让每一位志愿者把碰到的问题及时收集起来,并归类整理成相应文档,方便下一批志愿者交接班时能够用到这些信息。应该说,能被游客称为“活地图”是值得高兴的,因为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游客对志愿者的认可,对站点的需要。

  作为城市服务站点的志愿者,能做的并不多,甚至都是一些细小琐碎的事情。有时可能只是多罗嗦的一句话,或者一个电话号码,但能为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在奔走匆忙的旅途中带来一点帮助、一丝温情,无疑也能给自己带来极大的满足。

  微笑地坚持

  一般来说,城市站点的志愿者需要连续上岗十四天以上。五一假日大家都没问题,可是到了工作日,对于我们来自企业的志愿者就矛盾了。既要及时完成手上的工作任务,又不想耽误志愿者工作,不得不坚持每天“站岗“十多个小时,任谁都会感到吃不消。好在单位领导对志愿者工作十分支持,不时嘱咐当心身体,注意安全。其实苦累无所谓,既然来了就要坚持到底;志在,愿在,我在,我们微笑地坚持着所有“小白菜”和“小蓝莓”坚持的。

  五一过后,周边游客们的世博热情稍有下降,但服务站点的运营还在继续,志愿者们准时“上下班”,耐心回答问题,热情发放资料,细心维护站点环境,微笑地面对一切。前来站点咨询的游客明显比前几天少了很多,与想象中的世博志愿者相比,眼前的日子开始显得平淡,但既然选择了当世博志愿者,就应该既能承受繁琐的事务,又能甘于平淡。站点运行以来,有不少游客希望站点提供园区导览图或提供售票服务。由于条件限制,我们只能无奈地对此表示抱歉,但仍有部分游客对此颇有微词。我们只能尽量帮助讲解园区相关信息,指点最便捷的购票渠道,微笑地坚持用最大的耐心满足游客的需要。

  几天的岗位下来,林林总总,碰到不少事情。有游客问我们当志愿者有什么好处?其实,志愿者原本就是自愿义务的,要说好处大概就是锻炼自己、结交新朋友之类的,回想自己选择当志愿者的原因可能纯粹只是为了这样的一次体验而已。当结束一天服务,孤单走在回家路上时,疲惫似乎总让选择变得不那么坚定。也许每个人选择的理由各有不同,还是我们的站长说得对,“怎样都好,做好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平凡也罢,非凡也好,快乐地做好当下的每一件小事,享受岗位上的每一种体验才是最重要的。

 来源:上海船舶工业公司    作者:蔡燕国
中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