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现实题材剧逐渐成为电视市场主力军。然而,掀起一轮轮收视热点的同时,不少作品却因充斥着虚情假意而频遭观众诟病。对此,热播剧《蜗居》的导演滕华涛日前在沪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唯有对现实生活中的家长里短经过认真咀嚼,创作者才有可能奉献给观众感人的作品。
在滕华涛看来,“快餐文化”式的电视剧已无法满足当今中国观众的需求。“简单地复制现实生活中的家长里短,如今恐怕已经很难感动观众了,更别提那些生搬硬凑故意制造虚假情节的作品了。”滕华涛指出,一些现实题材作品虽然也纳入大量的生活细节,但为“丰满”剧情制造看点,有些创作者便刻意杜撰了不合理的情节。天马行空杜撰的细节自然经不起推敲,也难以逃过亿万观众的火眼金睛,频遭诟病在所难免。
“事实上,不是说把真实生活搬上荧屏,现实题材作品就能引起观众共鸣的。创作者必须对现实生活展开认真地咀嚼,有反思的现实才是有力量的。”滕华涛告诉记者,早在拍摄《双面胶》的时候,他已经拿到了《蜗居》的剧本。“当时我就跟六六说,现在我拍不了这个东西。因为,我还没想好,究竟我想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什么。”直到《双面胶》完成,他才终于找到了拍摄《蜗居》的理由———对价值观的反思。“其实,我和六六合作的三部作品,都是在反映30年来中国社会巨变下的百姓生活。《双面胶》通过婆媳关系来折射30年来中国人的家庭观的改变;《王贵与安娜》则希望让我们的父母曾经不厌其烦唠叨的人生哲理和为人之道,借助荧屏娓娓道来。至于《蜗居》,我觉得,最大的看点其实并非房子,而是房子背后人们面对金钱和情感的价值观的变化。”滕华涛认为,连续三部现实题材作品尽管都涉及家长里短的唠叨和柴米油盐的琐碎,但真正引起观众唏嘘的恰恰是作品深刻的主题思想。“我们希望能够给当下留下一些纪念,给21世纪初的中国留下一些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