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廊转,红灯暗,勾栏瓦舍,懒听水磨腔。曹雪芹小说《红楼梦》里,怡红园人夜赏昆曲的场景近日在上海重现。在上海保存最完好的古戏台———三山会馆里,昆剧最年轻一代传人、上海戏校“昆五班”学生在这里试演昆剧《牡丹亭》。明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昆剧《牡丹亭》将在此驻场演出120场,向世人展示昆曲这一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魅力。
数百年来,私家园林,昆曲家班,集三五知己,听曲饮宴,乃名门望族与文人雅士最雅致的生活方式,在三山会馆试演昆剧《牡丹亭》,即是恢复了这一文化传统。
在三山会馆演昆剧,导演郑大圣并没有让演员只局限在古戏台上,而是让他们下得戏台,转至天井。杜丽娘游园时,唱出“原来万紫千红开遍”,青石板上便“开”出朵朵牡丹;丫环春香言道:“这是金鱼池。”几条金鱼的影像便在青石板上“游弋”。在一个半小时的演出中,观众在小庭深院和浅斟低唱的氛围中,体验园境与曲境的浑然天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