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2月9日)莫言新作《蛙》的首发式,请郭敬明来当嘉宾有点让人意外。54岁的老作家莫言,难道还需要26岁的“80后”写手郭敬明来捧场吗?莫言说,出版社邀请郭敬明来,他没有拒绝,是出于想和“80后”多交流沟通的想法。但从两人昨天一直保持近30厘米的距离并排而坐来看,那种矛盾的心态似乎依稀可见。
昨天大多是莫言侃侃而谈,郭敬明在一旁低头不语,略显矜持。郭敬明向莫言毕恭毕敬地汇报说,确实有不少活动邀请他出席,并有报价甚高者,他都拒绝了,但听到要有莫言老师的新书发布会,便当即决定来,因为老师是他的偶像。
以莫言几十年的大名,如若请郭敬明捧场,自然是有跌身价之嫌的。莫言反复解释说,自己在8年前也曾在北京捧过郭敬明的场,“这次真的只是见见面而已,难道郭敬明一出现,莫言就能多卖几万本书吗?”
尽管如此,在听完郭敬明的赞美之辞后,莫言仍然选择显示他作为中国老牌顶级作家的威仪。“郭敬明的出场费应该是没有吧。”他在回答相关疑问时说:“像他这样在富豪榜上排前列的作家,还需要我给出场费吗?给500块、100块,那不是在骂他吗?晚上请你吃个汉堡包吧!”
莫言拍着郭敬明瘦小的肩膀说。对于郭敬明这样比他自己女儿还小两岁的写手,莫言也显示了他的包容。昨天郭敬明再次表达了“明年作家富豪榜首富还是我”的想法。莫言评价说:“年轻人就要狂一点,我尽管可以‘老夫聊发少年狂’,但毕竟心有余而力不足啊!“面对这个年轻的80后,令莫言想到了过去:“过去我也狂过啊!我的狂在上世纪80年代是著名的,北京除我,找不到第二个了。”莫言说他特别理解现在的“80后”写手:“我的作品刚出来的时候,前辈作家也充满了质疑,不以为然,甚至抵制。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这个时代的作家,文坛的新老更替,也是自然规律。”莫言说这番话时,郭敬明低头不语,但他显然听得很认真。
《蛙》是一部动笔于2002年,此后断断续续,一路思索而得的作品。之所以如此慎重,是因为莫言认为《蛙》的计划生育题材触动了灵魂深处。
《蛙》里“姑姑”的原型,正是莫言高密老家的堂姑,这位老太太年轻时接生了很多孩子,到后来又为计划生育的胜利实现而奔波。这种强烈的反差,令莫言敏感地嗅到了文学作品里的那种永恒的味道。“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就是要写心里最痛苦的地方!”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