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艺信息 ;>>正文

小提琴天王沙汉姆即将献演上海音乐厅

  12月13日,年仅38岁的“小提琴天王”吉尔·沙汉姆将登台上海音乐厅。据音乐厅方面介绍,这位天王级的小提琴家不仅曾荣获格莱美奖、法国唱片大奖和坎城唱片大奖,更在2008年赢得了古典音乐最高荣誉———“艾佛瑞·费雪奖”。作为当今国际乐坛“世界上最忙碌小提琴家”,吉尔·沙汉姆的到来引来不少申城乐迷早早就开始“扑票”。

  “帕尔曼替补”一鸣惊人

  1989年4月,因为临时顶替小提琴大师帕尔曼登台,吉尔·沙汉姆一鸣惊人。乐迷与评论界的一致赞赏,令这位还带着青涩笑容的年轻人一举迎来辉煌。在熟稔古典音乐的科学家父母调教下,沙汉姆对作品内涵有着超越年龄的理解,各种艰涩小提琴曲目都能被其轻松驾驭。尚在弱冠之年,沙汉姆便已灌录了布鲁赫、门德尔松、柴可夫斯基及西贝柳丝小提琴协奏曲,独树一帜的诠释为这些经典曲目平添一番新意。因此,未到而立之年,沙汉姆就已累计完成了16首小提琴经典协奏曲的专辑,精湛技艺为他赢得多项大奖。

  对于《梁祝》情有独钟

  近年来,吉尔·沙汉姆成立了金丝雀唱片公司,使自己得以在艺术上自由地翱翔。尤其是对《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录制,显现其跨文化的音乐追求。据悉,沙哈姆不仅对这部作品充满了感情,更曾多次与各国乐团合作演出这部中国作品。他曾不止一次表示:“我真的是从心底里喜欢这部美妙的作品。每次演奏,那优美的旋律总是让我的心灵变得纯净透明。”

  2007年,在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吉尔·沙汉姆就曾在沪献演过《梁祝》。《梁祝》的作者陈钢曾这样盛赞沙哈姆:“演奏《梁祝》的外国音乐家不少,但能让中国听众感动的却不多。沙哈姆的演奏不仅让中国观众感动,也感动了我。”据悉,沙哈姆深厚的中国情结源于曾在上海生活过的父亲。父亲讲述的中国见闻,使沙哈姆从小就对中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及向往。他由此开始了解中国文化,阅读有关中国的各类书籍,听中国音乐也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从而进一步加深了与中国的感情。

  虽然此次音乐会主打海顿与门德尔松,但沙哈姆是否会为上海乐迷“加料”献演这部作品,音乐厅方面表示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悬念。

选稿:金晟  来源:劳动报  作者:陆兰迪  
东方新闻网与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上海文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