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艺信息 ;>>正文

"年度最佳期刊"纯文学刊物完败青春读物

  中国文学期刊10强评选日前拉开序幕,包括《收获》、《人民文学》、《萌芽》在内的40家文学期刊,将展开“年度最佳”之争。虽然结果要到月底才见分晓,但记者获悉,从目前投票情况来看,老牌文学期刊的人气远远不敌青春文学刊物。《最小说》目前以5531票高居榜首,竟领先位居第四的《收获》4000多票。

  老牌期刊遭冷遇

  中国文学期刊10强评选是由同济文化批评研究所联合凤凰网共同发起,提名名单由朱大可、何三坡、叶匡政、北村等8位著名文化评论家共同提出。最近公布的投票结果,郭敬明主编的杂志《最小说》一路领先,把不少老牌文学期刊抛在身后。由巴金创办的《收获》位居第四,居然比《最小说》少4000多票。

  业内人士分析,“《最小说》赢了《收获》”基本正常,因为两本刊物根本不具备可比性。《最小说》的读者群是青少年群体,而看《收获》的人中,则鲜有青少年的身影。在刊物性质上,一本是流行消费类刊物,一本是一直倡导“传统文学”概念的刊物,像苏童、莫言等作家的新作都会选在《收获》上首发,两者文学理念不同。

  “《最小说》的销量超过了100万,而《收获》的发行量为十几万本,单就发行量而言,两者不在一个数量级上。”这位专家认为,“衡量一本杂志的标准并不能单纯看发行量。文学的精神、文字的精准以及两者身上所具备的独特力量,都是构成一本好杂志的骨架和血肉。从这个角度来说,《收获》应该成为《最小说》的追赶榜样。”

  文学断层更可怕

  《收获》杂志副主编程永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坦言,这样一个投票结果并未让他感觉意外,相比《收获》大票数落后《最小说》,程永新更担心的是如今文学断层越来越大。

  “从投票就能看出,传统文学与青春文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文学的好时期正在衰退,且没有改善的迹象,文学正处于一个青黄不接的年代。随着时代的改变,等到那群看青春文学的年轻人长大后,面对断层,他们有可能不知该如何选择阅读,我们要尽可能去把断层修补到最小的范围。”

  传统文学创新稀缺

  程永新同时表示,出现这种情况又可称得上是对传统文学的一次挑战,“我们要反省,为何如今的年轻人开始不关心传统文学,正是因为传统文学的写作太保守,创新不够。”

  他觉得传统作家应该吸收年轻作家在写作中的创新精神,“文学正面临一次重新整合的机遇。网络、类型小说、民间传说、手机信息都可能成为文学整合的对象,未来的文学需要更加开放、多元、包容,也许还带有中国式的后现代的特征,最为重要的是需要强调创新精神、原创精神,强调想象力和幻想性,一种我称之为幻想性的写作,这才是新世纪文学的希望。”

选稿:黄丽春  来源:劳动报  作者:黄俊  
东方新闻网与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上海文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