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谦在虎年央视春晚上表演的“手穿玻璃拿硬币”,在演出10分钟后就有网民出来“破解”。更离奇的是,“知道分子”韩寒,第二天竟怒斥“刘谦带了一个诈骗团伙来,演了一出话剧”。深感无辜的刘谦则以一篇《非专业批评请走开》的博文,回应莫须有的罪名。
昨天(2月20日),身处京城正准备元宵节演出的上海著名魔术大师傅腾龙,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痛陈———魔术是符合人性的艺术,神秘是魔术艺术的精髓,“破解”魔术等于伤害了观众。作为同行,傅腾龙力挺刘谦,“‘托’源于魔术名词,魔术表演有时要用托,像刘谦这样的优秀魔术演员,有一个托就够了。作为普通观众,对魔术艺术缺乏认知,可以理解,但谩骂就不应该了。”
刘谦不需要“诈骗集团”
按照韩寒的说法,刘谦的魔术表演“每一个都是托,甚至导播、摄像师都是托……这不符合职业道德的。电视台在记录魔术的时候应该做到如实记叙,而不是帮助魔术师掩盖……这怎么能叫近景魔术呢?刘谦带了一个诈骗团伙来,演了一出话剧。”
年近七旬的傅腾龙,作为享誉国海内外的魔术大师,很仔细地观看了刘谦表演,他认为整个节目的流程、编排、运用等,刘谦都要比去年表演得更为出色。“刘谦很善于表演小魔术,与观众交流也恰到好处,他是一位优秀的魔术演员。”傅腾龙介绍,“托”的出处出于魔术名词,就像钓鱼中需要鱼饵,魔术表演中的托也称“媒子”。“‘媒子’有两种,在魔术表演过程中,一种是舞台演员出任的托,另一种是由观众充当的托。”
傅腾龙说,像刘谦这样高明的魔术师,应付场面易如反掌,有一个托就足够了,不需要“诈骗集团”。他称刘谦的表演也有值得推敲之处,“最大的败笔在于将手伸下去,过于追求完美,反而不完美。”傅腾龙说,就像加拿大冬季奥运会开幕式,尽管只点燃三只火炬,但是没有人会觉得那是“败笔”,“要是手伸下去那招没有,刘谦这个魔术将呈现得更加耐人寻味。”
“揭秘”的心态要健康
每次刘谦公开表演,都会掀起网上“揭秘”热潮。据说,仅距刘谦表演10分钟后,揭秘帖子就已发到网络上,随后参与揭秘的人越来越多,有网民还进行图解,甚至推出“全面破解刘谦魔术”、“硬币穿玻璃教学”视频,堪称“全球华人都在揭刘谦的老底”。有业内人士担心,刘谦再这么表演下去,势必将魔术艺术带向“死亡”。
傅腾龙认为,只要人性存在一天,魔术艺术就不可能死亡。“魔术的基本特性就是神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魔术艺术也将不断发展,像大卫·科波菲尔把自由女神像变没,就是依靠电视技术,这是工业革命后的产物。”他称许多人热衷于“破解”,实际上是在破坏这种神秘,“就像我们在观看电影大片,有人不断地提示大家,那些一个个紧张镜头,在拍摄过程中多么的可笑,这样观看电影会是什么感觉?”
傅腾龙说,在世界各地登台演出,从观众对魔术艺术的反应,就能分辨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文明程度相对高的国家,观众享受节目表演带来的激动,并随着节目发展宣泄情绪,演员表演也如鱼得水。而在相对落后的国家演出,观众会跑到后台看机关在哪里,在节目表演过程中,不断地追求机关在哪里,却全然不顾节目本身带来的乐趣。”傅腾龙指出,对于魔术神秘感的“揭秘”,这犯了全球魔术界的“大忌”,“揭秘”的心态可以理解,但是“揭秘”的心态要健康,“当然,这并不是揭秘国家机密,不能说对刘谦的节目进行‘揭秘’就不健康。”傅腾龙认为,他更希望大家能对节目的探讨,比如哪些机关可以更加合理,一味地将魔底捅破,必将使魔术艺术淡而无味,“希望大家关注魔术艺术,而不是践踏魔术艺术。”
文化碰撞忌“不懂装懂”
对于韩寒博文的莫须有指责,刘谦在其博文中抒发了一位魔术师的不满,他说:“我个人非常乐于接受各种批评(专业性的),批评证明我的不完美,还有成长的空间,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了。而非专业的批评,我虽然也可以一笑置之,但是却不能接受它出自您的口中。”
刘谦谦称韩寒为“您”,文章步步为营:“1、我以为您不是一个只为了某些道听途说(的传言)就妄下判断的人;2、我以为您不是一个只了解一些粗浅的魔术原理,就大肆炫耀的人;3、我以为您不是一个不了解表演艺术的精神和运作过程,就加以否定的人;4、我以为你不是一个不了解魔术的本质与存在意义,就自行定义的人。”四个否定句字里行间直指韩寒“不懂装懂”。刘谦在最后还写道,“未来,如果我有幸跟你成为朋友,或许我们可以讨论更多深入问题。但是您得先将杯子里的水倒掉才行。”
对于刘谦的这番回应,傅腾龙认为“回答得够水平”,并称刘谦“占据了很好位置”。傅腾龙特别强调,魔术艺术需要文化碰撞,但是前提是与人为善,要有利于魔术事业发展,“希望业内人士、媒体及社会大众共同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魔术的特殊性。” |